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秋节调查:“异化”的月饼催生隐秘“流通链”(2)

2010/9/20 14:4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那中秋节眼看就到了,你们要是票子压在手里岂不是要亏本?”面对记者疑问,中年男子透露,他们上面还有“上家”,跟厂商关系很铁。不仅可以拿到低价票,节后积压的月饼票也可退回厂家,没有风险。“现在大家买月饼主要是为了送人,所以厂家卖100万份月饼票,并不会足量生产,一般可能也就生产个80万份到90万份。所以月饼票回流,对厂家来说也解决了备货等问题,甚至借助‘中间环节’,还可以盈利。”

  有多少月饼“被库存”

  既然月饼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成送礼工具,那么,全国上万家月饼生产企业,生产的数十万吨月饼,在短短一个中秋季,都能卖完吗?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生产月饼企业单位有上万家,企业类型有三种,一是传统的糕点食品企业,数量约4000家;二是有中央工厂的连锁饼店;三是宾馆和饭店。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50多家,行业前100家企业的产量约占总量的40%。而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市场能力差的作坊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出局。2009年,全国月饼总产量25万吨,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估计有相当多的不知名的小生产企业每年有不少月饼卖不完。

  这些没卖完的月饼,节后会流向何处?很多消费者对“陈馅月饼”仍心有余悸,一些消费者更担心,连三聚氰胺问题奶粉都能“重出江湖”、死灰复燃,那么每年“被库存”的这些月饼,会不会也改头换面又出现在明年的货架上呢?

  朱念琳表示,卖不完的月饼一般通过以下渠道处理:一是在保质期内低价打折销售,如北京有些厂商把月饼包装盒拆开,简装到塑料袋里,10个月饼一袋卖10元;二是内部处理给员工;三是在保质期内,把月饼馅料用来做其他糕点;最后就是做饲料,集中销毁或卖给回收站做牲畜家禽的饲料,这就比较浪费了。

  而据汪国钧介绍,这两年,上海的月饼生产企业通过以销定产、节后大幅打折促销等手段,库存控制做得较好。上海相关部门调查的结果显示,2009年上海全市月饼库存量为78.5吨,仅占月饼总产量的0.34%。

  朱念琳表示,产品严重同质化和销售周期短这一特色,使得月饼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年中秋节在9月22日,比去年提早了11天,竞争加剧。月饼生产企业要做好市场预测,要知道自己的销售渠道在什么地方。同时,不能追求华丽的外包装,还是要回归到月饼的“本色”,把月饼做得好吃,才能受到消费者欢迎。(记者姚玉洁、王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