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洽洽”德国维权案一审开庭

2010/9/21 15:35:21 来源:合肥在线

    □本报记者 王进

    作为合肥食品知名品牌,本报今年5月19日刊发的《合肥“洽洽”在德国被“抢”》一案,受到合肥市民广泛关注。近日,此案有了新的进展,记者从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洽洽食品)获悉,德国当地时间8月31日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审理。当事人双方目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该案还将进行第二次开庭审理。

    该公司抢注商标已久

    记者从洽洽食品市场总部副总经理李会芬处了解到,抢注商标的OKAI公司是一家德籍华人开办的百货公司,主要经营来自中国的食品。“他们曾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通过北京一家代理公司向洽洽公司定购‘洽洽’系列产品。”2005年5月1日该公司向德国商标专利局申请注册“洽洽”图形商标和英文商标,同年9月3日获得注册。“洽洽”商标被抢注后,洽洽食品的产品想要进入被抢注国家或地区,就得买回自己的商标或“改头换面”,而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年1月,洽洽食品正式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OKAI公司注销非法抢注的“洽洽”商标。李会芬告诉记者,3月1日,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洽洽食品起诉OKAI公司的申请并通知OKAI公司。原定于今年4月27日开庭审理的此案,后因种种原因被拖延至今。

    OKAI公司举证不实

    按照德国诉讼程序,在正式开庭之前要有证据交换准备庭,所以8月31日的一审开庭基本上是原告律师与被告律师之间的交换证据和首次接触。洽洽公司该案代理律师、北京市融商律师事务所杜宝成律师向记者介绍,开庭当天,OKAI公司向法院提交了一些新的证据,以证明自己并非恶意抢注洽洽公司的英文“Chacheer”和“飞天洽洽”等商标。OKAI公司在庭审时提供的主要证据是自己通过德国法兰克福一家名为“Rising Sun Int Trade &Travel GmbH (Co;Ltd)”贸易公司进口“洽洽”系列产品,OKAI公司声称其销售的洽洽产品包装上并未标注英文“Chacheer”和 “飞天洽洽”商标,因此不具有恶意抢注的目的。

    对于OKAI公司提供的证据,洽洽公司与其代理律师杜宝成经查证后发现,OKAI公司举证的从法兰克福这家名为“Rising Sun Int Trade &Travel GmbH (Co;Ltd)”贸易公司进口销售的产品是从非法渠道进口的洽洽产品,该产品包装上侧面明显印制“仅限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字样,并未得到洽洽公司的代理授权,属于私自印制或粘贴洽洽公司标签的行为。洽洽公司表明从未授权德国“Rising Sun Int Trade &Travel GmbH (Co;Ltd)”公司向德国代理出口销售,OKAI公司提供的证据实为非法出口到德国的内销产品,为不实举证。

    对于庭审时OKAI公司提出的诉讼时效性问题,杜宝成律师表示,德国民事诉讼法虽有关于6个月的时效规定,但是何时起算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双方为此事还在商议,时效则不视为开始起算,根据OKAI公司在2009年11月及12月向洽洽公司发送过协商函的事实表明,该案时效至少应从2009年12月开始计算,因此洽洽公司不存在超过6个月时效规定的情况。

    据了解,在庭审过程中,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该案主审法官曾有意主张双方进行调解,当事人双方目前还未能就此建议达成一致。该案还将进行第二次开庭审理,本报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