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珍珠粉之痛”折射多重“行业之伤”

2010/9/26 10:02:47 来源:中国网

    珍珠粉用贝壳粉冒充、“纳米珍珠粉”名不副实――这两天随着媒体的曝光,一场不小的风波让素有“中国珍珠之乡”的浙江省诸暨市珍珠粉产业陷入困局。

  让许多人喜爱的诸暨珍珠粉产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消费者在众说纷纭中应相信谁?“中国珍珠之乡”的未来将去向何方?记者带着问题深入地方企业进行了跟踪访查。

  真假优劣难“拎清” “困局”背后有“迷局”

  被诸暨市视为六大现代产业集群之一的珍珠产业,日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珍珠粉是用贝壳做成的”、纳米珍珠粉是徒有虚名的“噱头”等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这场风波的焦点有两处:一是珍珠粉的真与假,二是珍珠粉的优与劣。

  在涉嫌用贝壳粉加工成珍珠粉的诸暨珠力宝珠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何鑫华表示,他们生产的珍珠粉不存在以假充真的情况,只是在生产珍珠粉之余,又作为中间商身份收购贝壳粉,供给下游客户,赚取其中的差价;下游客户拿贝壳粉作何用途,他们并不清楚。在珠力宝用于加工珍珠粉的二楼,生产厂房已被药品监督部门查封,地上连粉末都已清扫干净,无法辨别其生产珍珠粉的原材料是不是贝壳。

  山下湖镇有大批贝壳加工企业。当听说加工贝壳粉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化学品,一些消费者表示担心。对此,诸暨市药监局副局长马纪良说,贝壳是珍珠生产的副产品,不充分利用容易浪费,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贝壳加工的出路一是工艺品,二是变成粉末用于建材生产、工业涂料,三是作为饲料喂养甲鱼,四是作为中药生产的原料,后两种用途不存在使用氢氧化钠,但前两种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执法人员在当地的金海洋贝壳工艺品厂检查时,就发现企业使用氢氧化钠,但该公司并不加工中药原料或珍珠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