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爆炒大红袍 最高每斤10万元

2010/9/29 11:27:58 来源:凤凰网

CFP供图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股市动荡、楼市调控,许多投资者失去方向,但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不断出现。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茶叶专销店就达到五六百家,大红袍的市价更翻了两三倍,有些更被炒到10万元/斤。价格暴涨的背后上演了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原因让大红袍一炮走红呢?

    作为武夷茶传统集散地,福建厦门的茶叶市场历来被视为大红袍行情的晴雨表。

    在厦门街头,每走几步就能见到一家茶店,几乎每家茶店都把标有“大红袍”字样的招牌挂在店外最醒目的地方。记者走进了一家名为“大红袍专家”的茶店,问销售人员:“这个店什么时候开的?”

    销售人员说:今年5月2日开的。大红袍有1200元/斤,有8000元/斤。他们的大红袍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户,因而价格也是高端的价格。

    销售人员还说:“我们还在做一款10万元的,10万元一斤,就是有限量版的那种,VIP客户才可以订购。”

这些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大红袍,销路究竟如何呢?

    记者跟随厦门市茶叶协会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调查。在一家经营大红袍的茶行,老板说,店面是今年4月份才开张的,几个月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老板说:“一个月房租、水电差不多将近3万元。但是销售是,卖茶叶都卖不到3万元。”

    这位店主坦承,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茶叶这一行,只是希望能赶上这波行情狠狠地赚上一笔。但她没料到,有着同样想法的却大有人在。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厦门茶店里的大红袍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但顾客却是寥寥无几。

    有价无市 高位套牢

    面对大红袍的疯狂涨价,厦门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告诉记者,目前厦门大红袍市场“有价无市”的状况,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王贵卿说:“大红袍消费群体很狭窄,基本上就是广东跟福建交界的8个县市,因为其他地区,历史上就没喝这个的习惯。”

    王贵卿说:从去年5月、6月份以后大红袍店就一下子开了起来。特别是6月份以后,一部分游资进去,他们不懂茶,用炒房地产的办法炒,先买,买了以后包装,弄个大礼盒,弄个锡罐,弄个名字响当当的,什么“皇冠大红袍”、“钻石大红袍”。这一下子把价格炒上去了。

    王贵卿还说:“我到了广东的芳村,到了济南的市场,还到了北京的马连道看了,很少真正的大红袍,基本都是用建瓯、建阳的水仙和外地的水仙来做的。摇身一变,成大红袍了。”

    几元钱茶青炒到上百元

    在武夷岩茶核心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吴宗燕说:“没想到会那么贵,过一天一个价。”

    吴宗燕告诉记者,武夷岩茶一般在每年5月份开采,茶青在采摘之后,要经过摇青、发酵、焙干等反复多道工序制成毛茶,而毛茶的质量则是决定精制茶质量、价格的关键因素。

    吴宗燕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五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毛茶,而一般两斤毛茶能制成一斤精制茶,也就是说一斤普通的大红袍,需要十斤以上的茶青才能做出来。而在今年春季,原来只卖几元钱一斤的茶青,最高峰时竟然被炒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

    在武夷山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茶店和茶厂遍地开花,一家挨着一家。当地人说,以前武夷山全市只有200多家茶厂,但到今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500家。

    吴宗燕说,我们的感觉是,这种现象不可能持续的,如果持续下去,那价钱很高了,消费者要喝一斤茶,要掏出比原来多一倍的价钱,翻番,不可持续,谁喝得起这个茶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