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粤每年大豆缺口99% 万余留守妇女尝种豆甜头

2010/10/8 16:06:52 来源:南方日报

    国庆节前夕,梅州蕉岭县与国际连锁的卜蜂莲花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的协议。

    9月16日,省长黄华华与香港特首曾荫权在签署的粤港合作协议中,第一个农业项目就是关于梅州蕉岭县、韶关乐昌市的南方优质大豆输港。蕉岭县三圳镇刚刚建立起粤港有机大豆种植生产基地,将由香港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严格认证,包括附近的土壤、空气和水,其所生产的毛豆、大豆及豆制品全部销往香港;同时港方还为他们在香港提供98亩土地作为有机大豆的展示基地。

    这两项行动令当地的农户和豆制品加工企业十分振奋。不仅仅是蕉岭,今年,全省已有数以万计妇女为主的农户投身种植南方大豆,两造的种植面积约为15000亩。

    过去北方大豆在中国独领风骚,可如今南方种植大豆在广大留守妇女为主的劳动力手中,种出名气,种出品牌,种出效益。这条新型的奋“豆”路是如何铺就的?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粤年需大豆千万吨缺口99%

    在蕉岭县的城乡,活跃着一位逢人就讲豆的“豆”博士,他就是华南农业大学的营养学博士、广东省青年志愿支农博士团的刘玉涛。他因推广南方大豆而进驻到蕉岭县,也因为这个项目而被该县积极引进为科技副县长。

    据介绍,我国每年需要大豆在6000万吨以上,但每年只能自产出1400-1600万吨,缺口量在75%左右。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和养殖业发达的广东,每年需要大豆1000万吨以上,本省的产量过去在10万吨左右,缺口达到99%。

    中国南方的气候和水土适不适合种大豆呢?其实,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北方大豆的含油率越高,蛋白含量越低;而南方大豆正相反,其不利于榨油,却利于工业加工,例如制作酱油、豆制食品、保健品等。过去,南方大豆的品种和技术方面比较欠缺,成为发展这一产业的瓶颈,每亩地产量只有100斤左右,因此种植的经济效益非常低,种植面积也就不大。

    为解决南方大豆需求与产量之间的矛盾,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经过13年的艰辛探索,培育出了7个特别适应华南区酸性土壤的高产大豆品种,其蛋白含量在42%—46%之间,明显高于普通大豆33%—38%的蛋白含量。而产量是当地普通品种的4—6倍(400—600斤/亩),而且研发出一整套大豆高产栽培配套集成技术,成为国家大豆体系研究中“节本、增产、高效、生态、循环”的高标模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这种绝不含转基因成份的大豆品种,在我国南方10个省区以及亚洲、非洲11个国家建立了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