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韩国泡菜危机:泡菜世界化战略暴露先天不足

2010/10/9 8:34:25 来源:国际在线

    一棵泡菜超万元(1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 元),总统家里也吃不起,韩国的泡菜危机已经非同一般的严重。

  来自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称,韩国“第一夫人”金润玉平时喜欢去市场买菜,最近发现大白菜价格居然超过1 万韩元一棵。韩国总统李明博得知情况后,嘱咐青瓦台厨房长,用“洋白菜”取代本土产大白菜制作泡菜。

  恶劣天气是罪魁祸首

  泡菜是韩国一日三餐的必备食品。每到被称为“泡菜季节”的秋季,韩国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大量泡菜,以备漫长冬日之需。然而,今年不少韩国家庭却是“巧妇难为无菜之炊”。

  最近两个月以来,特别是9 月下旬的中秋节以后,由于市场上供应过于短缺,作为泡菜最基本原料的大白菜价格一路高涨,创下历史新高。一棵白菜的价格如今已高达1.16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 元,价格比两个月前涨了4 倍。另外,萝卜、大葱等其他泡菜必备原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相比去年同期均上涨了约两倍。

  对于无泡菜不食味的韩国人来说,如此之高的大白菜价格实在让他们心里不是个滋味。

  导致今年韩国大白菜、萝卜等泡菜原料价格暴涨的罪魁祸首是恶劣的天气。今年韩国春季低温、夏季异常闷热以及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仅仅今年第7 号台风“圆规”就导致韩国全部白菜种植面积的15%受到严重损失。

  产量大幅削减,供应吃紧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因为大部分韩国人奉行“身土不二”的理念,意即“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人,应该吃这块土地上产出的东西”,推而广之就是身为韩国人要多用国货。在韩国市场上,虽说韩国本地产的食品都要比从国外进口的贵,但韩国人仍然倾向于国产食品。如此,供求之间的矛盾被进一步放大,韩国大白菜和萝卜等泡菜原料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泡菜世界化战略遇阻

  有的吃总比没的吃好,哪怕这回吃的不是“国货”。对于餐餐必吃泡菜的韩国人来说,退而求其次是他们眼下最好的选择。

  10 月1 日,韩国政府决定从中国紧急进口100 吨白菜和50 吨萝卜,并临时废除从中国进口的白菜和萝卜的关税,以后再根据国内的供求情况考虑是否继续增加进口。以前韩国虽然也进口过中国产的加工白菜和泡菜,但进口整棵白菜尚属首次。从中国进口的白菜和萝卜不仅能缓解韩国市场上的供应短缺问题,而且价格也只有韩国本土的1/3。

  来自中国的 “洋白菜”虽然能解韩国的一时之危,但韩国泡菜危机给韩国造成的损失已难以弥补。

  韩国的出口贸易是最直接的受损者。最近几年,韩国泡菜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根据韩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去年韩国产泡菜的出口量达接近3 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约6%,出口额超过1 万亿韩元(约合9000 万美元),同比增加约5%。韩国原指望今年的泡菜出口额能突破1 亿美元大关,泡菜危机的出现极有可能使得这个良好的愿望化为泡影。

  而从长远来看,此次危机的出现也伤及韩国推进泡菜世界化的战略。对于韩国人来讲,泡菜不仅是一道道小菜,更是一种力量和文化的体现。将泡菜打造成在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韩国特色文化品牌,是韩国人多年以来一直不曾停歇的追求。去年4 月,“世界泡菜协会”在韩国首尔成立,该协会的一大宗旨就是要推动泡菜产业的世界化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这场泡菜危机让世人看到,韩国泡菜的世界化还需走一段很长的路。如何保证市场供应的充足和价格的稳定,并在出现危机时早作准备、及时应对,而不是像这回万般无奈之下才仓促向近邻中国大幅进口等等,都是需要韩国人深层思考并高效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