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北“菜篮子”工程提档升级 打造全国重要基地

2010/10/13 13:51:33 来源:新民网

  未来5年内,湖北将力争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供应量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省基本菜地保有量达到800万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生产的“菜篮子”产品成为全省蔬菜产品主要来源;全省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发挥区位、生产和科技支撑优势,使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要求,要从新的层面启动“菜篮子”工程。他说:“‘菜篮子’工程保障了城乡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就业,拉动了出口创汇。22年前‘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湖北城乡居民‘吃饱’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吃好’、‘营养’、‘安全’和‘改善结构’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需求。湖北省要从新的层面启动‘菜篮子’工程。”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湖北全省蔬菜总面积1820万亩,产量超过3000万吨,产值达582亿元。其中高山蔬菜、水生蔬菜、魔芋面积和产能一直居全国第一,食用菌出口创汇全国第二;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三分之一,占农业总产值近五分之一;蔬菜产业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在800元以上。

  湖北蔬菜产业出现了两个可喜的转变:生产实现了从分散向集中转变,流通实现了从“提篮小卖”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

  湖北的“菜篮子”生产有效实现从分散向集中转变。新洲、嘉鱼、阳新、云梦等地的蔬菜专业村4年前即已达200多个,“一村一品”逐步演变成“一乡一品”。湖北农业厅近4年每年挤出1000万元资金扶持调整品种结构,促进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露地越冬菜和水生菜得到大规模发展,面积分别达到200万亩和150万亩;高山反季节菜得到突破性发展,鄂西山区生产面积超过150万亩。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介绍,全省蔬菜、水产、畜禽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湖北蔬菜产业已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郊菜、江汉平原为主的水生菜、武陵山区为主的高山菜和大洪山区为主的食用菌4大特色基地;水产形成了以洪湖、梁子湖为中心,以江汉平原低湖地区为重点的优质养殖片带和规模化养殖体系;

  畜禽生产形成了30个养殖大县和专业化养殖为主的发展格局。

  大板块基地的形成为蔬菜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品牌整合与名牌孕育。随州市以神农、三友等公司为龙头,整合了香菇品牌;嘉鱼蔬菜、恩施“大山鼎”高山菜、十堰“武当红”等系列加工菜等已成为地方蔬菜产业公共品牌。从基地到产业化,关键环节是龙头企业和农合组织,“公司+农合组织+农户”中,龙头企业与基地良性互动发展至为重要。武汉市东西湖区引进中百仓储农产品公司,建设了大棚快生菜核心基地,转交农民承包使用,中百公司实行统一供种、供药、供肥、收购,年产快生菜6至7茬,亩均年纯收入1万元,现已带动周边2000多亩蔬菜生产。

  湖北“菜篮子”流通从“提篮小卖”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地批发市场、鲜活产品绿色通道、销区批发零售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湖北蔬菜年调出量800万吨,品种调剂调入量600万吨。全省500多个菜农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中枢纽带作用,运销了全省蔬菜基地50%至70%的产品,提高了蔬菜种、加、销的组织化程度。随着蔬菜产加销企业和经合组织的不断壮大,湖北蔬菜外销量和出口创汇不断增加,去年外销量突破1000万吨,出口创汇达到2.5亿美元。

  湖北还强化“市长负责制”,完善质量检查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未来5年,湖北‘菜篮子’将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介绍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