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韩国经济被泡菜戳到软肋

2010/10/15 11:44:58 来源:中国商报网

    由于韩国今年气候异常,致使泡菜原材料大白菜严重供应不足,一场严重的“泡菜危机”席卷韩国国内:韩国政府一方面紧急从中国进口5万吨大白菜补充市场,另一方面决定从10月中旬开始取消白菜和萝卜进口关税以摆脱危机。此前,韩国政府对白菜和萝卜的分别征收27%和30%的进口关税,根据韩国《中央日报》的消息称,从中国进口的每棵大白菜的销售价格将在2000韩元到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至18元),这将大大低于目前超过1万韩元的韩国产白菜价格。

  笔者以为,此次韩国的“泡菜危机”发生并非偶然,该事件至少从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了韩国当前经济中的几个软肋,虽然这场“泡菜危机”会因为短期大量进口中国白菜而很快过去,但若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未得到丝毫改变,那么韩国“泡菜危机”日后还将继续在不同的时间段以各种版本重演。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基本生活物资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始终是一个经济隐患。韩国因为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国家,再加之农业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大量萎缩,因此其一直是粮食等农产品自给率严重低于正常标准的国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是世界第三大粮食进口国,粮食自给率仅为27%,除了大米基本可以在正常天气年份自给以外,小麦、玉米和黄豆的自给率分别只有0.2%、0.8%和11.3%。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导致韩国国内的粮食和农产品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农民种粮、种植农产品的利益驱动愈来愈弱。

   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现象是,虽然韩国的粮食和农产品自给率低,不过这也是韩国保护主义最为严重的一个领域。以韩国的“泡菜危机”为例,韩国国内9月底的白菜市场零售价格已经达到了1.3万多韩元(约80元人民币)一棵的水平,而此次进口中国白菜的价格却仅为这个价格的1/4不到。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市场化放开进口,韩国根本不会出现此次“泡菜危机”,甚至会将韩国相关产品的物价水平往下直接拉下一个台阶从而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而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其国内现有农产品生产者的政治压力。另外,韩国国内媒体一直存在过度贬低他国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习气,也使韩国人对来自一些国家的产品存在排斥心理。

  韩国国内包括白菜、萝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以百分几百的价格暴涨,除了天气和季节性因素的推波助澜之外,更是其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结出的果子。当各类相关生产资料价格都很高涨的同时,其最终产品价格焉能不被成本上涨影响而推高?韩国近年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激活出口而实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韩元大幅度贬值恶果已现,且已经对韩国的民生造成实质性伤害,这是一个面临政策选择的十字拐点时期。 中国商报  李云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