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粮食企业加快开拓品牌“荒地”

2010/10/16 8:49: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0月15日电(记者 詹婷婷)在不久前召开的2010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欧洲客人在参观之余还饶有兴致地品尝了展台上的杂粮食品。

    在一家名为“燕之坊”企业的柜台前,马其顿农林水资源经济部欧洲司司长芝维诺·布拉吉科夫斯基,吃了杂粮膨化饼,又喝完杂粮豆浆后说,欧洲人崇尚有机、天然的食品,而这些谷物类食品,不仅味道纯正,而且无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益,相信今后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记者15日进入合肥当地一家大型超市,探访了最近在市场上颇为火热的“燕之坊粗粮世界”专柜,大约30多种五颜六色的粗粮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一位年轻人买了价值300多元的粗粮产品。旁边一位年纪较大的顾客连声感叹:以前没人吃的玩意儿,现在竟然这么金贵!

    “公司在全国各地种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粗粮,如安徽的杂粮、花生,内蒙古的黄豆,山西的小米,东北的黑豆,山东的金丝小枣,再根据科学的营养比例‘混搭销售’,形成了大批忠实顾客群体,最终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燕之坊副总经理刘自东介绍说,“这样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产品价值。”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品牌意识比过去大大加强,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天天消费的粮食却一直是品牌荒地,缺乏家喻户晓的品牌。粮食企业亟待进行品牌建设,以开拓市场,做大企业。

    中国最大的“国字头”粮食加工及出口企业中粮集团推出福临门品牌大米、娃哈哈新推出高原方便食品杏仁青稞粥……“这些大企业的加盟和参与竞争,预示着餐桌上粮食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家粮食企业的品牌意识会更加强烈。”刘自东说。

    安徽省粮食局行业管理处负责人朱元友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内各市县通过品牌整合,加快粮食企业品牌建设,每个市县重点打造1-2个粮食品牌。安徽省内粮食产品的“安徽名牌产品”从过去的7个变成现在的74个,“中国名牌产品”从1个上升为8个。

    “以宣城市家乐米业为例,近几年瞄准长三角市场,大力发展高品质优质大米,并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现在该品牌在长三角、福建等地家市场占有率极高,每年销往这些地方的优质大米就达15万吨。”朱元友说,“家乐还加强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确保原粮生产安全稳定和优质,并以高出同品种市场价2~4元/百斤收购,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各地许多企业都在加快树立自身品牌,以求占领更大市场。山西沁州黄小米将产品品牌化、品质化,进军城市市场;深加工小米,研制婴幼儿专用米粉,提升产品价值,开创新品类。莜面产区的河北张家口北部各县,将外埠人不会做的莜面进行再次深加工,做成莜面方便面,用温开水一泡即食。现在,这个产品已经从坝上走到坝下,从县城走向大城市。

    据刘自东介绍,燕之坊还将借助最新开发起源于唐朝的寺院素食的“五谷禅食”产品,逐步打开零售和批发市场,实现销售渠道的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朱元友告诉记者,把具有中国文化的好东西与现代的工艺、现代的时尚、现代的消费需求相合,让赋予“中国元素”的粮食产品品牌焕发活力,不失为一种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好方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