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古田银耳”市价再创新高菇农心情始终未见乐观

2010/10/17 12:26: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据了解,自入秋以来古田县的“古田银耳”市场价格一路飚升,从春末的40元/公斤跃进60元/公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期货”现象,一些经销户到菇农厂房,见有酒杯口大的银耳就先付预购金定购,有的只要得知菇农有意向栽培银耳,就上门商谈包购协议,库存基本销空,市场不见大量银耳交易,一些银耳主产区的银耳房也空置不少,银耳制菌户售出的银耳菌种也大幅减少等等,总之,银耳栽培少了,物缺价扬,这是市场规律,所以价格一路飚升就顺理成章。

  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银耳会种的少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棉籽壳原料大幅上涨,每吨从2000元升到3000元,棉籽成本就增加50%。我们再细算一下,每袋1.3斤棉籽,每袋就增0.65元,每袋产干银耳1.5两,每公斤增4.3元,原料的涨价约占价格上升的50%,二个就是菇农栽培资金占用多了,菇农现在种银耳,每吹要占用成本资金(包括棉籽壳、菌种、麦皮及其他)以1.0万袋计,要2万多元。由于菇农的发展再生产资金用于修搭菇房,基本用光了,再加上棉籽壳不再赊账,每次2万多元只能靠贷款和借款,月息为1%,二个月偿还要增支400元利息,每斤要增支0.27元,再说劳工成本现在是120元/日,比原来的100元/日增20%,每吹30个工作日,要花3600元,比增600元,每斤增0.4元,种栽银耳成功率若以正常平均匡算为90%,也就是说种10吹有9吹成功,那么分推的成本就达2000元,每公斤就要增加1.3元,从以上测算每吹净得干品1500斤,按30元/斤,可收4.5万元,而成本开支近3.0万元,再扣除菇房搭建、菌种以及其他费用增加,纯利不足1.0万元。

  我们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银耳价格上升了而菇农高兴不起来呢?一是栽培银耳的比较效益太低了,如若改种茶树菇或其它品种效益就明显比种银耳强,但是菇农的种植习惯和经验不是说改就能改好,何况与其它行业比较效益更是差大了;二是市场风险太大了,今天银耳虽然好的价格达60元/公斤,但市场物价不可估计,一旦下半年种多了,价格掉落了,那便是一年忙到头,两手空空,不赚反亏,养家糊口怎么办;三是菇农期望原料价格下跌明知可能性不大,借贷原料使用也没有十分把握,因而踌躇难定,始终乐观不起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