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产大豆定价权丧失致豆油价格“想涨就涨”

2010/10/22 12:18:14 来源:网友

  近期,食用油涨价的现象备受市民关注。我国进口大豆均价自7月起连涨三个月,致使食用油的价格全面上调。哈市食用油市场价格如何?省内油企如何应对?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抢购抢到食用油纷纷断货

  记者昨日走访哈市多家超市,随处可见市民抢购食用油现象。在一超市食用油货柜前,一位老年人卖力地搬下一桶5升装的大豆油,觉得不够,又回身搬了一桶5升装的花生油。听售货员说,有一种大豆油要从68元涨到近80元,老人赶紧又拎了一桶。帮忙推车的儿子傻眼了:“这是赠的吗?”

  在记者走访的大部分超市中,食用油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只有个别超市,金龙鱼调和油5升装涨了0.6元/桶,大豆油5升装从50.5元/桶涨到了52元/桶,且售货员表示“还会接着涨”。

  虽然价格不同,但部分品种大豆油已断货的局面却是一样的,售货员也不约而同“提示”消费者“涨价信息”。售货员表示:“货品供应很充足,但18日、19日市民的抢购还是造成了断货。”

  20日,为平抑食用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家粮油交易中心抛售3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并明确要求拍卖企业所购买的食用植物油尽快投放市场,以增加市场供应量。记者在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网站上看到,截至20日下午,拍卖几乎全部成交。

  定价权丧失致油价上涨

  “金龙鱼”充当了此次涨价的“排头兵”。据报道称,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达27%,导致成本价格严重倒挂。如小包装油按照7250元/吨的价格定的零售价,目前每吨亏损2000元。所以其旗下各类产品都会有4%-10%不等的价格调整。

  此次食用油涨价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也是由于在国产新大豆上市并实现丰产的情况下,大豆油价格反季节上涨。

  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了3%左右,但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一成。与此同时,据海关统计,前9个月中国大豆进口4016万吨,增长24.1%。

  国内大豆产量不足市场供应量的10%。相比之下,国产大豆增产对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基本不产生影响。对于这种“反常”的涨价,业内人士认为,表面看来,是因为进口大豆价格上涨、游资对通胀预期的炒作和10月10日的美盘暴涨。真正原因仍是国产大豆“定价权”的丧失。

  当进口大豆掌握着食用油供应的“生杀大权”时,即便国家抛售3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来平抑油价,其象征意义也明显多过实际效应。

  省内油企“随行就市”

  一旦油价整体上涨,黑龙江省油企能否捞到“一桶金”呢?据了解,9月下旬,随着新大豆上市,黑龙江省油企开工情况有所好转。不过,随着开工企业增多,以及进口大豆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后,国产大豆的收购成本也有所增加。

  成本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涨价成为普遍事实,我们肯定要跟涨”,龙江福集团总经理宋胜斌表示。在不掌握定价权的情况下,“随行就市”是省内油企的态度。

  记者在走访时还发现,在“金龙鱼”率先调价的同时,其旗下新品适时上市。在道里区爱建社区一家超市里,买金龙鱼调和油可获赠一袋金龙鱼小包装面粉;在友谊路上一家超市内,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大批上架,并实行促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