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蛋糕西饼薯条被判“谋杀罪”

2010/10/23 11:00:19 来源:天天新报

   我们在西餐厅、快餐店常见的人造黄油,都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麦淇淋、“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共同的化学名是“氢化油”。而巧克力、蛋挞、炸薯条这些让人嘴馋的食物,要美味也都得靠它。不过,这些美味却极有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危险陷阱,导致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不育症、肥胖等疾病高发。

  美味里都有些啥

  食用油是如何被氢化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营养学家发现牛油、猪油等动物性脂肪比黄豆植物油更营养,开始鼓励人们食用。然而,美军在越南战场、朝鲜半岛连遭惨败。营养学家发现,战败原因之一在于美国人体内脂肪太高而造成的肥胖、血管阻塞、体力下降,使美国士兵无法应付需要大量体力和灵活度的丛林战争。这时专家们又开始呼吁人们减少食用动物油脂,改吃植物油。

  但是植物油有不易保存的问题,因此美国人又发明了氢化植物油,基本原理是在加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通入氢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制成氢化植物油。这种“反式脂肪”不易腐坏且制作成本低,香味口感可比动物油,广为人们所接受。自此之后植物黄油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调上,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时更是缺它不可。

  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家才发现氢化油因为是“非天然人造油”,很难被身体分解,更难被代谢出去,却很容易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成为人类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最大成因。现在连氢化油的原产地美国,有些州都已全面禁止使用氢化油。在台湾地区,也已制订标准劝导民众,每天食用氢化油不宜超过2克,否则会增加三高和“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风险。

  人类已丧失了“吃”的本能

  曾有科学家形象地说,吃氢化油几乎等于吃塑胶油,或是吞口香糖。因为氢化油、塑胶、口香糖,都是地球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在自然界很难自然分解,动物吃下肚,也很难消化吸收,身体要花费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力气,才能把氢化油排出体外。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家的猫咪从来不吃洋芋片、薯条,或是任何含氢化油脂的食物。反而是拿海豹油、蓝藻等优质的健康食品去喂它,它抢着吃。这是动物的本能,能区分该吃与不该吃,好与不好。可惜很多人丧失了这种本能,无法分辨。

  东西方传统膳食结构存在的巨大差异,使中国国民对反式脂肪的认识远远落后于西方。如果我们拿一张纸来包传统制作的桃酥,纸很快就油了。然而你可以试试,如果包汉堡包、炸薯条、烤鸡、炸鸡,油不油?不油,因为它用的是氢化油。氢化油的风味特别好,油里面含有83%的反式脂肪酸。一般的脂肪吃到身体里,7天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吃到身体里51天才可以代谢,这就是为什么洋快餐可以造成肥胖的原因。

  现在蛋糕店,做蛋糕全是用植物奶油,就是氢化油。幸亏一个人一年只过一次生日,否则你要吃下多少反式脂肪酸。去年10月,美国5500家肯德基被迫同时宣布停止使用氢化油,麦当劳也被迫采取了行动。但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制定相关的限量标准。

  最近,有个美国人做了个实验并摄影下来,放到网络上给大家看,证明氢化油是多么的不自然。市售的洋芋片与薯条,是最容易找到的氢化油来源。这位年轻人把速食店卖的东西,比如汉堡、薯条放到透明玻璃罐里面,看看这些食物多久会腐败,实验为期10周。结果,两个半月后,所有的面包都发霉,肉都烂掉了,薯条居然还完好如初,因为氢化油脂把薯条包住了,所以薯条不会腐败,就像保洁膜紧紧包住薯条,让它不会发霉一样。连霉菌、细菌都不能降解利用的氢化油,为何人类还要吃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