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股市能否将随经济企稳

2010/10/23 15:08:40 来源:搜狐网

  文/贺宛男

  提要:经济已经企稳,再大跌的可能性极小,这种趋势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企稳,是当今中国经济的总态势。用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的话说:“目前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

  从数据来看,今年的经济形势还不错。GDP增速,去年一季度增6.2%,二季度增7.9%,三季度增9.1%,四季度增10.7%;今年则是一季度增11.9%,二季度增10.3%,三季度增9.6%。工业增加值,去年一季度增5.1%,二季度增9.1%,三季度增12.4%,四季度增18.0%;今年则是一季度增19.6%,二季度增15.9%,三季度增13.5%。四季度会怎样?盛来运的估计是正朝着平均数收敛:GDP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15%左右,投资增长24%左右,消费增长18%左右,出口月平均1450亿美元上下,等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陷入严重衰退后,经过一年多的恢复性上升,今年三季度起已经转入稳定增长,某些权威所谓的“二次探底”,至少在中国已站不住脚。

  增长企稳了,通胀却有所抬头,9月份的CPI指数上升到3.6%,虽然比8月份3.5%只上升了0.1个百分点,但通胀主要来自新涨价因素。据称,由于去年CPI前低后高,翘尾影响仅占同比涨幅的36%,新涨价因素占到了64%,其影响正在扩大,且主要来自食品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而事实上,由于中国的CPI指数并不包括房价,实际通胀率恐已达到甚至超过4%。也许正因为此,盛来运将日前央行首次加息,视为“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采取的重大宏观调控措施之一”,认为此举“必将对流动性管理、抑制物价上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官方“重大措施”的提法,与部分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所谓“象征性加息”有质的区别,投资人当细细咀嚼,分外留意。

  概而言之,“保增长”在中国经济中已不再占据首位,取而代之的是“防通胀”和“调结构”。在防通胀方面,盛来运在记者会上专门提到了“金砖四国”,巴西9月份CPI上涨4.7%,俄罗斯9月份CPI上涨7%,印度8月份CPI上涨9.9%(显然是有备而来),特意提及这几个国家的数据,既说明我们的CPI比人家低,是否也预示日后还有上扬的可能性呢?而在调结构方面,一个明显变化是,重工业增速从一季度的22.1%,猛降至二季度7.1%,再到三季度13.6%。对此,发言人强调,这说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结构发生了我们所希望的变化,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得这么快,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尤其是对高耗能重工业的调控力度。

  经济已经企稳,股市又将如何运行?历史数据表明,股市通常领先于实体经济半年左右。例如,中国经济(GDP)在2007年达到峰值的13%(2008年3月公布),股市于2007年10月率先见顶(6124);接着,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达到谷底6.1%,股市于2008年10月见底(1664);而后,经济复苏在今年一季度达到阶段高点11.9%,股市又提前半年于2009年8月达到阶段高点(3478);等等。同样,经济于今年三季度企稳,股市实际上也是提前半年,于今年3-4月间在3000点位置逐渐走稳,之所以后来一直跌到2319点,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则是同包括农行在内的新股三高,以及银行股天量再融资有关。而今,在经济企稳的消息明朗后,股指将在3000点一线再次企稳。同时围绕防通胀和调结构两条主线,前者是资源资产,包括估值偏低的银行地产,后者是大消费概念,轮番炒作,震荡上行。既然经济已经企稳,再大跌的可能性极小,除非通胀达到4%以上,货币政策进入升息周期,这种趋势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