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酸菌为酸奶必需成分,并非“额外添加”

2010/10/24 10:52:32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网

    乳酸菌为酸奶必需成分,并非“额外添加”

    在市场上,通常宣称“添加”了特殊菌群的酸奶,比普通酸奶售价要高出3倍左右。目前市场上益生菌产品名目繁多。有很多产品过分吹嘘、有意夸大了产品功能。乳制品专家指出,种种概念的“菌”,都是酸奶发酵所必需的成分:传统的酸奶本来既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益生菌发酵而成。目前各种产品给自己所添加的益生菌冠以各种动听的名称,其实都是这几种常用菌。生产厂家为酸奶所含的“菌”造概念,是拿“必需”成分当“个性”炒作。所含的这些菌类的酸奶也并不像广告宣传的那样,比普通的酸奶具有更特别的功效。

    概念混乱:乳酸菌不全是“益生菌”

    另一方面,市场商品“益生菌”概念也很混乱。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张和平说:“现在市场是多把乳酸菌等同于益生菌,他们不是一个概念,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可以称为益生菌,或用做益生菌及其产品。”

    益生菌与乳酸菌的概念完全不同。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益生菌定义是:指对人、动物有益影响的那些活性微生物,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在通过摄入一定的数量后,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的能产生超越其固有的基本营养价值的保健作用。益生菌有上百种菌种,而中国规定可纳入日常食品使用的只有十几种,而国内商家常用的只有十种八种,包括乳酸菌、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国外常用的菌种也只有十几种。而乳酸菌是指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50%以上乳酸一类细菌的总称。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有益于人类健康,也有一些乳酸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害的利斯特氏菌。

    另外,并不是菌种中的每一株菌都可以作为益生菌,发挥健康功效。只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菌株才可以作为益生菌。而且,国外的益生菌菌株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群生理特性。从生物进化、生理学及其人体微生态的角度来看,人与益生菌菌种、菌群,环境与益生菌菌种、菌群都要适应;食物及饮食习惯也与要摄入的益生菌协调。比如筛选自欧洲人体肠道的益生菌菌株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亚洲人群的肠道,因此在用于开发生产销售于亚洲人群的产品应该具有在销售区域或国家完整科学的人群临床研究数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