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记者调查:蔬菜涨价 菜贩、菜农、市民都发愁

2010/10/29 10:08:46 来源:德州新闻网

    去年开始,蔬菜价格一路走高,部分菜价甚至直逼肉价,不少市民感叹蔬菜太贵了,到菜市场感到“难以下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菜价上涨?记者日前对我市部分市场和种植户进行了采访。

  ■菜摊主:批发价贵,卖的就贵

  “现在西红柿2.6元一斤,过两天这个价格只会涨不会跌。”10月26日上午,在东地路菜市场内,一位居民询问完价格后连连摇头,菜摊主李师傅忙上前解释。

  多位蔬菜零售摊主告诉记者,现在蔬菜的批发价一直上涨,零售的生意不好做。

  李师傅解释说,上次进的菜还没有卖完,今天再去价格就会涨上几毛钱。“我一次进200多斤,大多是叶类蔬菜,就像这油麦,摆上半天就不新鲜了,卖得太贵了没人买,卖不掉的只有烂掉,我只好赔本卖。”

  在北园菜市场,一位姓刘的摊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他们在菜市场卖的菜要比在批发市场上进的菜一斤要贵上5毛到1元钱。“我们批发价就贵,当然卖的也就贵了,中间的差价除去交摊位费和损耗之外,所剩的也就不多了。”

  ■菜贩:进价贵,批发价就贵

  10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记者在黑马农贸批发市场看到,批发商们正忙着卸菜。批发商孟利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很不稳定,今天赚明天赔,看见那边的货车吗,还有一半没卖掉呢。”孟利一脸无奈。

  他介绍说,他家的菜是从寿光和北京运来的,运输费还和去年一样100元一吨,但进价涨了不少,现在销量大减,一天只能卖出30吨左右。“现在天气开始冷了,油价又涨了,这菜价过两天也得跟着涨。

  “进价贵,卖给客户也就贵了。”批发商们告诉记者。

  “小商贩卖不出去,进货就少,结果货就压到我们这了。”一位陈姓批发商对记者说。

  ■菜农:投入成本增加,卖的就贵

  家住河北景县四里屯的黄书云,今年种了三亩多生菜和油麦,为了能多卖几个钱,他们自己把菜运到黑马农贸批发市场。“中午拉来400多斤,现在还有100多斤没有卖掉,不好卖呀。现在菜农也很难干。”黄书云说,今年菜种比去年贵了一倍,化肥、塑料薄膜的投入也都有所增加,“我们村前几年几乎家家种菜,现在因为挣不了几个钱,不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同村的陈光华说,天一冷,他们村开始搭拱棚了。“投入高,菜价当然得高了。”

     ■业内人士:物价、天气等因素导致菜价升高

  黑马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菜价全面上涨。往年同期白菜的批发价每公斤0.32元左右,现在是1.2元;黄瓜去年每公斤批发价1.2元,现在是2.8元。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本地菜以叶菜为主,占有量不到三分之一,其余的全是外地菜。因为货源较充足,现在的价格与前两天的变化并不太大。

  记者随后通过德州市蔬菜办公室了解,今年物价总体上升,种菜成本相应提高,再加上齐河、禹城、宁津等地大棚受损严重,重建投入大量资金,劳动力成本上升,油价上涨等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菜价的筹码。“当前,我市的大棚蔬菜大多处于生长期,这也为外地的蔬菜进入我市提供了一个机会,相信我市的大棚蔬菜上市后,会在供求上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