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苹果价格为什么疯涨?(2)

2010/10/29 10:39:16 来源:凤凰网

    短期暴涨是货币现象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但今年以来各类农产品出现的一轮暴涨,多少有些不正常。

    在陕西,苹果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各地涌来的客商仍在大量囤积,这让种了多年苹果的第五景珍都有些看不懂。

    事实上,不少囤积苹果的客商手中,不仅有来自其他产业的富余资金,还有来自银行的贷款。在专家看来,无论是苹果还是棉花、白糖,本轮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货币现象。

    “实际上,最近两三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从大米、食用油、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到大蒜、生姜、苹果等,农产品涨价已经形成了蔓延趋势。”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楼迎军认为,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开始介入农产品领域,是推动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楼迎军认为,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被低估、逐步开始价值回归的过程中,这些嗅觉灵敏,并且在矿产、房地产、资本市场积累了成熟投资经验的资金,逐渐发现了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开始介入这块“处女地”。

    统计显示,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两年时间里,中国新增贷款增加了17.3万亿,月均超过7000亿元,并连续保持增长。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由于大量游资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短期内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但也有专家认为,游资在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之后,虽然存在投机炒作的行为,但这种高抛低吸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时,资本的适当介入会推高价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时,资本会抛售手中的农产品获利,这也会客观上增加供应,起到平抑农产品价格的作用。

    如何让农民获益

    虽然游资对农产品的高抛低吸无需太多指责,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缺陷,也在客观上给了部分游资投机炒作的空间,并使得农民没有在农产品上涨过程中获得应得的利益。

    对于今年苹果价格的上涨,在珠海工作的第五飞龙感受很深。

    “珠海的超市里一斤苹果已经卖到了8块钱。”第五飞龙说,这种来自他老家旬邑的苹果,产地的收购价目前也只要3元左右,加上每斤1元的运费和其他包装、人工费用,中间商的获利达到了50%。

    事实上,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让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不仅给游资提供了很大的投机炒作空间,也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

    极端的例子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出产的土豆,要先运到山东寿光,同属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民要想吃到本地产土豆,要等到批发商从山东寿光批发回来。也就是说,一个土豆在上到餐桌之前,已经在公路上来回跑了一圈,历程上千公里。

    统计显示,由于存在类似的盲目无效运输、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几乎占到了菜价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就造成了农产品市场中始终存在“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相,农民抱怨赚不到钱,消费者抱怨菜价太高,而中间商却得益颇丰。

    为了改善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缺陷,26日,商务部、财政部发出通知,今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在浙江、河北、山东、新疆等八省市进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在3到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商务部表示,综合试点的重点将放在由流通单点建设向流通链条和流通网络建设转变,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

    已经有陕西苹果产区的地方政府开始开展这种直销。上周,陕西延长县在世纪联华庆春店办苹果推介会,县长刘景堂来吆喝苹果。

    去年,陕西延长县政府第一次和世纪联华合作,1000亩标准化苹果园成了世纪联华的直供基地。在整个销售年度里,世纪联华卖出了13000吨苹果,延长苹果占6000吨。而今年延长苹果的总产量是16万吨,其中将有8万吨通过像世纪联华这样的超市直购渠道销售。

    打通中间环节,实现产地和超市的直接对接,这是当地政府这两年找到的方向。通过这样的农超对接,延长县的农民人均收入,相比以往也提高了上千元。  张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