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部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存潜在致癌隐患?

2010/11/4 14:24:57 来源:网友

  不断呼吁整治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传出新消息:部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厂家原料检出苯乙烯单体、制品检出荧光性物质。为此该中心发出警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存潜在致癌隐患。

  据该中心质监部段玉静介绍,前不久,受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委托,他们中心将部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车间边角料和外购的废塑料送至检测机构,按照GB/T5009.59-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苯乙烯单体的测试,经检测,车间边角料的苯乙烯含量为0.016%,外购回收料的苯乙烯含量为0.028%。

  段玉静说,此举是为了更明确地了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反复多次使用车间边料和外购废料进行生产的餐具。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广东省不少餐盒企业,利用进口废塑料大量生产国家命令淘汰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有的企业为了给餐盒增白,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致癌的荧光增白剂。

  10月14日,该中心还随机对11家企业生产的发泡餐具进行了荧光性物质测试,其中7家企业的产品中均被检出荧光性物质。

  据介绍,荧光性物质测试依据GB/T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取餐盒样品置于波长365nm和254nm紫外灯下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荧光亮点,从而判断餐盒中是否添加了荧光增白剂。

  测试时,将发泡餐盒置于254nm紫外灯下检查时,产品未出现荧光亮点,但置于365nm紫外灯下时,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出现荧光性亮点。“通过对11家企业产品的荧光性物质测试,发现4家企业的产品没有测试出荧光性物质,另外7家企业产品均能或多或少发现荧光亮点。”段玉静说。

  记者被告知,作为塑料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苯乙烯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苯乙烯,主要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道或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苯乙烯可引起咳嗽、咽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时间接触可引起肺组织结构损害,从而易患肺炎、肺气肿等疾病。

  而生产中加入的荧光剂,附着在产品表面,随着食品直接被送入人体中后,不像一般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据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物质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癌隐患。

  段玉静强调,不法企业反复使用车间边料或外购废料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不仅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侵害,对生产餐盒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危害。而荧光剂进入人体后,去除非常不易,只有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这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