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通货膨胀上行 国内稻米产业路在何方

2010/11/9 14:46:18 来源:网友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走高,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缓慢上行的通货膨胀时代。11月初,多位经济学家预测10月份CPI将会继续走高,甚至有可能突破4.0%。而每年的10月到12月,秋季南、北方稻谷大量上市,传统的季节性供应压力开始增大。2010年中国南北稻米市场在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国内稻米产量局部预计下滑、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将何去何从?国内稻米加工企业在面临粮源紧张、抢购激烈、稻强米弱的形势下又该怎样决策,以度难关?本网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参加了11月5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2010年中国稻米产业发展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主办,中储粮(三河)米业、东方集团粮油有限公司、漳州市佳龙电子有限公司、中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以“品种、品质、品牌、市场”为主题,并邀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理事长刘与忠、中粮大米部总经理杨红、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高工谢健、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等对我国当前稻米市场的形势、特点及发展方向作了相关的主题报告。

  白美清在会上指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粮食供应偏紧的阶段。虽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六年取得丰收,但粮食总供给量增速缓慢,一直在5亿吨左右徘徊,而国民需求则呈刚性增长趋势。据统计,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个亿,其中城市人口将占50%,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总数。由于城市人口是粮食供应的重点,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白美清表示,在当前的粮食市场形势特点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未来十年,中国粮食市场将面临新的粮食生产周期的到来。根据过去六十年粮食行业的规律,粮食产量的最高年往往就意味着粮食产量下降的开始年。根据历史推算,粮食产量减幅可能在500亿到700亿斤之间。其次,进入2010年下半年,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加剧,加之供需的基本因素,很可能共同带动粮价上涨。另外,随着国际粮价和原料价格攀升,国际通货膨胀很有可能转变为输入型通货膨胀,从而影响我国粮价。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为粮价异动之源,共同作用将会造成我国粮价的剧烈波动。

  针对当前我国稻米加工企业中呈现出的问题和新特点,白美清在报告中还对中国稻米加工业提出向绿色生态稻米方向、全过程的产业链方向、资源整合方向、创新驱动方向、深化改革和管理制度方向及走出去、本土化方向转变。他还提醒稻米加工企业要时刻注意国家的调控方向,不要逆势操作。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理事长刘与忠在《略论稻米品种、品质、品牌与市场》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大米市场基本上是稳定的,且有导向稻米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在大米市场紧缺局面缓解之后,选购优质大米成为时尚,随之稻米品种、品质、品牌差价逐渐扩大。为满足人民对大米的营养健康需求,促进稻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是要在促进稻米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品种结构;二是要在加工、经营放心大米的前提下,推进大米品牌建设;三是要在正确引导、强化调控的同时,实行有效的市场监管。

  近年来,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我国大米出口数量逐年减少,目前稳定在50万吨左右。中粮大米部总经理杨红在报告中介绍了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日本、港澳和澳大利亚大米市场特点的分析指出,一个成熟的大米市场往往具有高度重视大米品质、消费需求层次提升、大米品牌化程度高的共性。这些对国内大米行业都能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

  吉林省粮食经济协会秘书长刘笑然对东北稻米市场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大米品种、品质和品牌的需求做了相关的介绍。刘笑然在报告中谈到,2010/2011年度,东北稻米市场呈现出的特点包括: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优质品种比例提高;大米消费略有增加,粳米消费继续增长;供求平衡有余,粳稻供给紧张略缓;稻谷进出口仍将保持低位,对国内影响很小;价格仍然高位运行,但上涨空间有限。

  刘笑然表示,关于未来东北大米市场的发展趋势,从生产看,东北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稻谷面积将恢复到3000万公顷以上,稻谷产量将达到2.05亿吨以上,优质稻面积发展到25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面积的83%;粳稻面积达到967万公顷占全国水稻面积的32%;粳稻产量将达到6600万吨以上。从消费看,今后5年,我国稻谷消费总量仍将增至1.95亿吨,但粳稻消费比例有所上升,籼稻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从供求平衡看,今后5年,我国稻谷总量仍然有余,有少量的净出口;随着粳稻产量增加,籼稻品质提高,粳籼稻米价差趋于合理,目前我国稻谷品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