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强化食品”遭遇信任危机

2010/11/10 8:51:01 来源:健康报网

    扬州网讯 昨日,有媒体报道,为预防和控制我国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中国疾控中心正着手进一步扩大“铁强化酱油”的布货渠道,但此举却遭到了专家的质疑。加之,此前关于加碘盐导致了国内部分地区甲状腺疾病增多的传言,人们对于这些强化食品不免产生了信任危机:“强化面粉、强化大米、强化食用油、高钙奶粉、高铁奶粉……这些强化食品究竟能不能吃?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会不会吃过头反而致病呢?”

  早有先例

  “碘盐致病”卫生部低头

  1994年起,我国制定了全民补碘计划,强制推广食用碘盐。但是,最先引发公众信任危机的也正是加碘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普通人食用加碘盐,甲亢的患病率会增加。这是因为我国有些地区属于高碘地区,而在缺碘地区也会有居民并不缺碘,这些人如果补碘过度,就有可能患上甲亢。有关专家据此呼吁,补碘切忌“一刀切”,要科学补碘,因地制宜。

  该争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几经争吵,卫生部拟调低碘盐中最高含碘量,并给予各地相应的自主权。这对于公众而言,无异于承认了之前“一刀切”的补碘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事实上,关于“铁酱油”致癌的说法,我国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中国疾控中心的食品安全专家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在“铁酱油”的安全性上做了很多动物实验,用量是人类的好几百倍,都证明是安全的。而且,它经过了各领域专家一起评审,卫生部也批准了;在国际上,也经过了世卫组织的严格评审。

  但是,有了碘盐风波的前例,“铁酱油”事件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在国民中引起轩然大波。大家对于各种补铁、补锌、补钙等“强化食品”的安全问题都产生了疑问。

  补钙过量

  可能患肾结石甚至致癌

  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昨日,记者了解到,不只是补碘、补铁过量可能存在致病风险,就连补钙也是。如今,不少市民争相补钙,但医生们根据临床经验,一直不赞成盲目的过度补钙。

  肾结石一直普遍多发于男性当中。而近年来,我市多家医院的泌尿外科门诊统计发现,中老年女性中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而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女性多数是为了防止骨质疏松,有过度补钙的行为。

  市一院泌尿外科专家祈乐中告诉记者:“这是过量摄入钙的第一危害。现在肾结石多发,和过量补钙有着密切关系。除此外,过量补钙还有可能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多种矿物质的代谢紊乱,严重影响机体健康。”

  而更惊人的是,过量补钙和过量补铁一样,也可能导致癌症。2007年10月,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等全球权威组织发布的《肿瘤饮食与指南》中指出,高钙饮食可能导致前列腺癌。同时有报告发现,钙对由其他元素诱发的肺癌、肾癌、睾丸癌等有促进作用,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潜在辅致癌物。

  除了这些微量金属外,就连维生素,市民也不能盲目摄入。苏北医院营养科的蒋放主任说:“维生素A、D食用过量,可引起毒性反应;维生素D和钙同时吃会形成钙的沉积,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

  专家建议

  食用前最好先做检查

  在当下强化食品遭遇集体信任危机之时,强化食品是否还有食用的必要?如有必要,市民们应当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强化食品呢?记者请教了相关专家。

  蒋放主任说:“强化食品确实对人体有好处,它能帮助人们补充所缺的营养,但是,食用时应该合理选择,有的放矢。”不少市民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要是营养素,即使自己不缺,吃了也没什么坏处。其实不然,营养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如中国营养学会认为成人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应为800-1000毫克。假如超出了正常值,就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蒋放主任建议,消费者食用强化食品前最好是先到医院做检查,看看自己到底缺乏那种营养素,以便缺什么补什么。另外,食用强化食品有时间限制,若已解除某种营养素的缺乏状况,应及时停用。          记者苏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