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身边的细菌变得“无药可治”?

2010/11/12 10:19:08 来源:新民晚报

  “超级细菌”,其本身并没有它的名字那样可怕,但是它所带来耐药菌问题之严重,恐怕已超过常人的想象——高耐药性不仅存在于人体内的病菌中,就连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细菌,也在产生越来越无药可治的耐药性。昨天举行的第47期院士沙龙上,专家们对细菌耐药性这一被美国医学研究所描述为“全球公共卫生和环境两方面的灾难”问题忧心忡忡。

  食品中细菌的耐药性竟高于人体内细菌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抗击耐药性”作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希望以此扭转之前“对耐药性的十年忽视”。

  基于近年来对食源性病菌的监测数据,市疾控中心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陈敏认为,细菌耐药性的主动监测网络,应该以实验室为基础,覆盖医院、社区、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可能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方方面面。

  据介绍,早在10年前,我国就对肉、奶等食品中部分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开展过监测。在44株沙门氏菌对17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四环素、氨卞西林等抗生素均已表现出相当高耐药性,最厉害的一株耐药菌,竟然对其中的11种抗生素都不敏感。这些显然和医院无关的耐药菌,来自哪里?除了生病吃药,人类还在哪些地方滥用了抗生素?食物的种植养殖还是加工环节?

  市疾控中心最近几年也监测到:本市水体、水产品甚至苍蝇中分离出的霍乱弧菌、沙门氏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多重耐药性。个别监测结果中,从食品中分离出的病菌耐药性,甚至高于人体内分离出的菌株。陈敏指出,全社会、全环境都应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新药研发速度跟不上细菌进化

  如果把人类与细菌的较量比作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么近十年来,“猫”显然已斗志涣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比细菌跑得快,全球平均每年上市3种抗生素新药;此后,新药研发的速度,明显跟不上细菌强大的求生变异能力。2008年,全球仅诞生了1个抗生素新药。

  据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贵分析,一方面,要找到一个比原先更有效的抗生素越来越难;另一方面,耐药性令药厂越来越无利可图,这是抗生素新药研发不力的两大主要原因。“一个新药的诞生通常需历经10年,抗生素也不例外。结果,新抗生素上市后,不到2年就出现了耐药情况,对药厂来说,花同样的钱和时间,不如开发一些收益期更长的新药。”

  “猫抓不住老鼠”的情况,在我国似更严重。目前,国际上仅有两种抗生素对“超级细菌”有效,分别是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前者在我国已经停产,后者则处于研发阶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