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禁令突来经营性业务被停 中储粮盲目扩张前路不明(3)

2010/11/15 13:57:03 来源:网友

  “但其实这些粮库的建设地方的投资也不小,普遍给予了配套的优惠措施,比如土地划拨和税费的减免。而现在他们要无条件的收上去,如果不交就要求地方掏租赁费,可以直接从中央通过其下拨的仓储费用中扣除,所以地方政府也没办法。”一位地方粮食局负责人说,他认为这是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一种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没有考虑到地方的利益。”

  之前存在了几十年,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粮食系统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改制之后力量已经显得薄弱了许多,很多县级的粮食局甚至都已经撤并,而中储粮的壮大则让他们更为恐惧,“再这样发展下去,甚至国家粮食局都显得很尴尬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因此,很多粮食系统人士对中储粮被叫停经营性业务是持欢迎态度的,其实,中央层面的态度似乎在慢慢变化,“在之前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储粮管理条例》中都显示,地方粮食管理部门根本无权监管中储粮,不过在今年年初颁布的《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就没有将其排除在外,而是规定地方粮食管理部门负责其辖区内的粮油仓储监督管理,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改进。”那位地方粮食局官员对记者说。

  在这一轮对于调控权力的争夺中,似乎粮食局系统占了上风。

  但多位中储粮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储粮退出贸易经营业务,唯一受益的就是外资企业,近几年外资企业一直试图增加对原粮的控制,尤其是外资企业都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中储粮退出贸易经营业务体系,势必会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产业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产业链上的利益将被外资粮食巨头所攫取。

  “恳请发改委、国资委、国粮局等相关部委,尽快给中储粮在业务上准确定位,以避免紧急停车造成更大的损失。”那位中储粮直属库的工作人员说,“毕竟贸易经营业务已延伸到了研究、加工、销售等众多环节,倘若停止一切非储备业务,也需要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协调,把非储备业务尽快的转移至中粮、华粮、中纺等战略上融合性较强的央企,尽快的实现转移出去的非储备业务在生产、经营上进入正轨。

  记者了解到,国家有意促成中储粮与承担储备肉、储备糖任务的华孚集团以及承担储备棉任务的中储棉进行整合,成立“中国农产品(000061)储备集团”或者“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但由于各集团复杂的利益关系,到目前为止整合方案还没有成形。

  来源:金融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