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际粮价涨25% 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警惕粮食危机

2010/11/19 9:39:29 来源:网友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说,今年10月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呼吁各国警惕粮食危机再次发生。

    综合媒体11月19日报道,目前国内物价涨声一片,国际粮价也出现较大的变动。上海证券报报道称,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17日发布报告说,今年10月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逼近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水平。报告呼吁各国警惕粮食危机再次发生。

    根据这份报告,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已连续4个月上涨。如果把2002年至2004年的平均值设定为100,今年10月的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已升至197。

    报告说,粮食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罗斯旱灾后实施谷物出口禁令引起全球小麦价格上涨。此外,近几个月全球食品价格上升与糖价飙升有关,糖价日前已升至30年来高位。

    在国际粮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秋粮是否会出现价格大起大落?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时,宏观调控部门如何应对?

    对此,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时说,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曾丽瑛表示,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生产成本推动、需求增长拉动、品种结构矛盾方面的原因,也有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传导、心理预期和资金炒作等方面的原因。

    总体而言,粮食价格的稳步上涨,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0)(0)评论此篇文章

    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是我们共同的预期,也是粮食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

    但如果出现市场粮价大幅度暴涨,是不正常的,粮食市场的调控,既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下跌。既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又要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国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