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太原现“囤货族”:现在买江米 留待明年包粽子?(2)

2010/11/19 15:02:59 来源:新华网
   记者发现,囤货的主力多为老年人和收入较低的群众。

    没有必要

    "你买、他买、人人买,大家还要囤一些。销量上去了,原来价格要涨一毛,这下还不变成涨两毛?"市民张先生对于囤货现象持这样的观点。他说,绿豆之类的食品上涨有减产因素,但也有炒作现象。"他们炒作,咱不买,市场需求下去了,价格还不下跌?有本事他们把绿豆放上十来八年。"

    还有市民认为,虽然灾害造成蔬菜减产,但觉得市场供应还是充足的,没有必要囤货。(记者 何宝国)

  调查附记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本月17日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内价格总水平走势持上涨态度的人比重明显增加,这与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密切。76%的消费者认为将会上升,比二季度上升6个百分点。对于不同的商品走势,近8成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食品价格将上升,比二季度增长10个百分点。

    "囤货与消费者对未来物价上涨的忧虑有很大关系。"太原高校学者说。而由于价格上涨的商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涨幅较大,使得人群在扩大,群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总是趋利避害的,部分市民囤货无可厚非。但如果人群扩大,会带来负面影响,如短期内导致市场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价格进一步上升。目前,国家包括本市出台了稳定物价的措施,希望有助于扭转消费者的预期。

    "我希望政府直接干预价格,但价格硬压下去了,还有人种菜、卖菜吗?"小张说。不少市民认为,城里人的生活成本在上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也在上升,粮食、蔬菜价格正常上涨可以理解。但问题是,收入原地踏步,或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步子,自然觉得压力增大。

    "的确如此,价格干预只能解一时之急,解决不了长远问题,还会对市场运行造成冲击。"高校学者认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稳定物价。根本出路还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最低限度也要与物价上涨水平相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