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七部委联合遏制消费价格上涨 各地出台相应措施

2010/11/22 11:24:21 来源:新民网

    国家七部委联合行动遏制消费价格上涨

  近期,以农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中央接连出招稳定消费价格,打出政策“组合拳”,力度为历年所罕见。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其中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上次启动,还是2007年。

  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稳定物价,被认为是研究部署稳定物价政策之后的具体化措施。措施共16项,被称为“国16条”。而在以前,“国X条”是飞涨的房价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金融工具的动用也令人关注: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9天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跟以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的连续两次上调,不仅仅再是只具有金融货币工具的意义,而是直接指向了“遏制物价上涨”。包括新华社在内的权威媒体都做出了“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的解读。

  目前,公开消息提到的出手遏制物价的国家部委,已多达7个。

  1、国家发改委:派出督查组分赴价格涨幅较大地区,进行检查督导,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2、财政部: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

  3、铁道部:承诺克服运力紧张等困难,全力保障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

  4、农业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

  5、商务部:制定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方案,对蔬菜价格实行每日监测、并及时进行储备投放。

  6、工商总局: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

  7、国家粮食局:派工作检查组分赴秋粮主产区指导,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扬子晚报)

  中国各地纷纷出台平抑物价相关措施

  此间多家官方媒体再次报道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这些报道强调,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强化监管,保证了市场供应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连日来,中国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平抑物价,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的情况。

  在上海的一些菜场和超市,蔬菜价格已经比前段时间有所回落。上海蔬菜价格近期回落,主要源于本地菜的供应量大幅上升。上海通过抢种蔬菜等措施,目前绿叶菜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两万多亩;在增加供应量的同时,上海还通过降低菜场摊位费,降低商户经营成本。

  河北邯郸市许多大型超市、菜市场与蔬菜基地签订了供应协议,降低成本,实现了农田到超市的直接供应。

  在安徽歙县,当地政府出资加盖蔬菜大棚,租赁给菜农,引导他们多种蔬菜;而云南则与四川、湖南等省份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保障市场供应。

  为了稳定学校伙食价格,贵阳市内100多所学校与食品生产企业直接签订了供销协议,降低食品流通成本10-20%。在江苏扬州、徐州等地启动了物价补贴机制,对低收入人群发放补贴。

  湖北、山东、辽宁等省物价部门启动了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紧盯粮、油、肉、菜、奶等农副产品价格,并且加大了市场的巡查力度,确保农副产品价格秩序稳定。(中新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