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物价飞涨“逼”出民间智慧

2010/11/23 13:19:59 来源:网易

    无论是技巧打饭还是抢购食用油、大米、卫生纸等保存时间比较长的产品进行囤积,这些民间智慧虽看起来有点搞笑,但它却现实地反映了市场生态,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不得不承认它的实际效果。

李俊

    这几天人人网流传的一份食堂打饭秘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该秘籍告诉大家,学生或公务人员在食堂打饭时要荤菜素菜分开打,爱吃肉的尽量不要买荤素搭配好的菜,比如芹菜肉丝、土豆烧牛肉之类,因为一旦荤素搭配,肉丝肉片就偷偷缩水了。宁可要一份红烧肉再加一份时蔬。而对于饭量较大的男士来说,二两加二两永远比直接打四两米饭来得分量足。

    还有最近在菜场上或民宅弄堂里,一些经常买菜的阿婆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阿拉不懂什么叫CPI,只知道菜价连连上涨,原来每月预算500元的买菜钱,现在买同样的菜都不够吃30天了,只能每天早中晚分别去菜场转转,看什么时段内的菜价相对便宜就顺便买回家。更有人总结,每天下午5点半以后,菜场打烊前会有降价蔬菜抛售,赶的巧一个月下来还真能省不少。

    这样有技巧地打饭和分时段的买菜,不仅可以用同样的钱打到更实惠的饭菜,买到性价比高的荤素组合,更让网友不得不佩服在物价飞涨的背景下“逼”出来的民间智慧。

    不难看出,物价上涨下如何省钱成为普通百姓的第一要务。之前还有市民出行时,充分利用公交地铁换乘之间的优惠价格,选择最优线路,如此优惠线路出行5次就可以省下一次同样线路的价格。尤其是一些享受敬老卡的老年人,为了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不惜乘坐公交车到较远的地方,就为了几元或十几元的优惠。

    今年下半年以来,物价的上涨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和农产品;不仅普通百姓明显感受到,甚至中央高层也明察,为了稳定物价,上周五国务院出台了16条政策稳定物价,上海市政府也迅速出台细则贯彻落实,反映出物价上涨正在多方位影响百姓生活。

    中国未来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通胀预期下,一方面因为不断上涨的物价使百姓的生活品质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又因银行存款利率远低于CPI增速,百姓手中的钞票将面临购买力下降,如何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如何保持家庭的购买力,避免财富缩水成为每个家庭的共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囤”和“省”。无论是技巧打饭还是抢购食用油、大米、卫生纸等保存时间比较长的产品进行囤积,这些民间智慧虽然看起来有点搞笑,但它却现实地反映了市场生态,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不得不承认它的实际效果。人们常说时事造就英雄,现在看来时事也造就民间发明创意。

作者:李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