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通胀下的省钱经:距离不是问题 价格才是硬道理(3)

2010/11/24 13:35:51 来源:网友

  比

  网上网下,货比三家

  家住宝山大华新村的叶阿婆,每周都要花将近一个小时,细细阅读不同大卖场免费邮寄的价格宣传册,在家里先 “货比三家”。“附近有3家大卖场,乐购近一点,家乐福和大润发远一些”,74岁的叶阿婆说起“省钱经”,表情有些自得,“距离不是问题,价格才是硬道理。”

  据她的经验,各卖场在各个节日或特定日子,会推出特价促销活动,“比如近日都在卖火锅配菜,一样的山药,几个卖场价格都不一样,还有些肉类价格每斤会相差好几块钱。”叶阿婆说,“如果同样的商品价格差距较大,就要留个心眼,可能质量上有差别。”另外,还要注意宣传册上有关物品的细节,鸡翅是一对还是一只,金针菇是一斤还是一袋;如第二件五折其实就是两件七五折,不要被低价冲昏头脑。由于叶阿婆基本上每天都要去社区小菜场买菜,所以对普通农副食品价格了如指掌,“心里对价格要有数,才能货比三家。”叶阿婆说,“我只有看到宣传册上出现特别实惠的价格时才会去。”

  除了比较大卖场的商品价格之外,小菜场之间的价格以及上午和傍晚的价格都“值得一比”。比如同在黄浦区的半淞园街道,徽宁路菜场就比西凌家宅路的菜场便宜一些。记者上周日现场体验,娃娃菜在徽宁路菜场售价每公斤7元,比西凌家宅路的菜场每公斤便宜1元。而两个菜场之间的距离,步行也就在20分钟左右。此外,傍晚的菜价往往比早上便宜。同样在徽宁路菜场,上午10点与傍晚6点,非品牌精猪肉的价格每公斤相差1元。

  在超市卖场看中了商品,还可以上网再比比看。张小姐在一家超市看中某品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却不急着购买,而是先回家登录名为“一号店”的网络超市查询,发现不仅总价比超市便宜4毛钱,免运费送货上门,还附赠一包价值5.8元的花生;本月中旬大型购物网站淘宝商城大促销,张小姐查询了价格后,赶紧入货一种平时常在超市买的某品牌面膜,“不仅比超市的价格便宜了20多元钱,而且因为网站日销万单忙不过来,发货晚了两三天,所以额外送了小份的爽肤水、精华液”,张小姐兴奋地说。

  除了购物之外,餐饮业的消费同样可货比三家,价格、服务质量都是在消费前考虑的因素。“要省钱,可以用网络优惠券”,季先生说,他在赶去和同学聚会的路上,用手机上网下载了餐馆的优惠券,“牛蛙买一斤送一斤,还有饮料赠送,举手之劳就省了几十块钱。”在他看来,餐饮业的“货比三家”就是比“有没有优惠券”。

  网络购物正成为不少人的消费习惯,同类型的购物网站层出不穷,消费者不仅可以比较网上网下的商品价格,还能比较不同购物网站的价格。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宋先生,最大的爱好便是在网上买书,“同一本书在不同网站可能有5元的差价。”宋先生说,多搜索多比较,对网络购物非常重要。现在还出现了一些“集大成”的网站,罗列出同一样商品在不同购物网站上的价格,“网络比价”已经成为一件并不复杂的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