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稳物价保增长或将是明年主要任务 更加重视民生

2010/11/26 9:07:12 来源:中金在线

  CPI目标可能要上调到4%

  围绕物价、经济增长、政策走向等话题,接受采访的专家介绍了他们各自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可能作出的目标和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很多问题不能仅仅看结果,看表象,就事论事,要看其问题的本质。就通胀而言,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学术界对通胀做过很深研究,4%以下不算通胀,属于货币正常波动,4%—6%属温和通胀,6%以上才是通胀,6%—9%属于比较严重,超过两位以上通胀就很严重。从综合因素来看,明年供求变化不大,物价也不会有太变化,基本上趋于稳定态势,会在4%左右波动。

  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CPI目标上调到4%,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通胀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平均通胀率是5.8%,2009年CPI控制目标是4%,2008年是4.8%。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研究员袁钢明向本报记者表示,货币量控制过度,会造成经济严重下滑,2008年就有过教训。他个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考虑这些方面: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仍是明年首要问题,物价上涨保持4%左右。

  袁钢明认为,对通胀原因判断一定要准确,不能简单认为是货币发行过量引起,否则紧缩货币过于猛烈会影响正常的货币需求。货币量多,也不一定会造成通胀,还要看它活跃程度。保持一定货币量,并控制一定程度,不会引发通胀。因此,提高利率,让游资存入银行,防止流入市场炒作,管理好货币流动性,不要让它活跃过头,增强货币管理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是关键,现在只能边收缩边看情况。

  袁钢明说,由于目前房地产泡沫风险、食品价格上涨、通胀等问题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明确,明年极有可能采取紧缩措施。这些措施使用起来很为难,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要及时、适当,不能过度。

  顾海兵表示,造成通胀有多方面因素,并非单一货币量引起。他认为,中央在对明年工作做安排时应该注意,对当前物价不要过分打压,对货币不要过度收缩,目前货币量并不过多,恰恰相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轨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货币化交易时代,一个国家经济活跃程度需要大量的货币作支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