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饼干奶茶是“重灾区” 膨化食品雪糕可放心(2)

2010/11/30 11:23:45 来源:南方网

    03 膨化食品多不含反式脂肪酸

  有些食品正在“降反”,还有些食品由于生产工艺、保存条件等原因,本不含有反式脂肪酸,却被不少消费者误解为含有反式脂肪酸。记者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很多消费者都认为一定含有大量植物奶油的雪糕、冰淇淋,几乎所有产品成分表里都没有氢化植物油。“这是因为很多食品企业是出于延长保质期的目的才使用氢化植物油,但雪糕、冰淇淋等一般都是在0℃至零下20℃保存,在这种保存条件下,根本不需要任何物质来防腐,所以没有必要用氢化植物油。”

  那么和饼干一样是高温生产、有不少还在表面加了油脂涂层的膨化食品呢?蒋教授表示,烘焙食品是高温生产出来的,而非高温油炸出来的,其反式脂肪酸含量与原料的含油量、烘焙温度和时间有关。如果含油量少、烘焙温度低和时间短,则其反式脂肪酸含量就少。而记者上周走访广州超市时,发现虾条、芝士条等烘焙食品包装正面甚至打出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字样。对此,相关负责人解释称,高温高压可以使淀粉彻底转换并使产品水分降低,即使是放置较长时间,产品也不会变僵硬,所以膨化食品本身就可以保持松脆的风味,根本不需要加入氢化植物油来保质。“虽然我们公司生产的薯条、荷兰豆,吃起来好像有油炸食品的酥脆感,但生产过程根本不需要用油炸,而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挤压机挤压利用压力差直接膨化的;而像鲜虾条、芝士条等,则主要是以焙烧、焙炒、微波等加热方式膨化而成的,这过程同样也不会加油,所以也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消费者提出,膨化食品虽不像炸薯片、薯条那样使用很多油,但有不少都会在表层涂厚厚一层类似奶油的东西,这里面难道没有植物奶油吗?负责人对此解释称,该公司的粟米条、可可甜心等的确是有使用油脂、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或涂层,这些原料中的油脂有不少也确实要经过氢化,但只要使用高压低温及高氢浓度技术,或采用新型的氢化催化剂铂或钯为催化剂进行低温处理,皆可获得零反式脂肪酸的涂料。“只不过,这种新催化剂是很昂贵的金属催化剂,不是所有膨化食品公司都愿意增加成本来购买这种更加安全的涂料,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膨化食品的时候,还是要仔细看看成分中的氢化植物油是否标注‘全氢化植物油’或‘无反式脂肪酸’。”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提醒

  防“反”要看配料表 警惕起酥油、人造奶油

  在此次调查采访中,也有部分企业未回应产品是否含反式脂肪酸,而是告诉记者,氢化油并非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对此,中山大学营养学教授蒋卓勤回应,氢化油若完全氢化的确不会留有反式脂肪酸,但完全氢化的结果是产生饱和脂肪酸,这一物质同样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只是风险性相对于反式脂肪酸要低得多。所以,他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前还是要先看看配料表中是否有“氢化植物油”成分,如果有还是要谨慎考虑是否要购买。

  蒋教授还表示,根据《美国护士健康研究》,在对80082名34至59岁妇女做了14年的跟踪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总能量摄入量中饱和脂肪酸增加5%时,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是1.17;而反式脂肪酸增加2%时,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是1.93。这说明,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要明显大过饱和脂肪酸。蒋教授提出,特别是使用镍等作为催化剂这一传统的工艺生产出来的氢化油,当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量大概占油脂量的10%到60%。相对而言,未完全氢化的植物油更需要人们警惕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最好先判断自己购买的食物中是否存在氢化植物油,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要大概了解存在反式脂肪酸的量。“只是现在消费者只能从配料表中有无氢化油来大致推断。因为现在国内相关标准只要求使用氢化植物油要标出,但却未要求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蒋教授表示。

  蒋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氢化植物油有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风味独特和口感更佳的特点,一般人造奶油、起酥油和煎炸油中都会含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除关注是否有氢化植物油外,也可看看有无这三种常见原料。另外一位食品业内人士则表示,一般来说,氢化植物油较经常用于糖果、饼干等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很容易变质且只能常温储存,很多厂商常加入氢化植物油等来防止变质。消费者若在购买时可以特别留意这类产品,看过它们的配料表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