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蔬菜产销见面为何还在探索阶段

2010/11/30 15:54:51 来源:网友

  “市场青菜2元1斤,这里卖0.8元1斤,便宜多了,而且蔬菜都水灵灵的老新鲜额!”这是11月28日市民许先生在上海杨浦区霍山路菜场蔬菜直销专柜的发现。

  来自新民网的消息说,市场里别的摊位起码要2元1斤的菠菜,蔬菜直销专柜为5毛1斤。茼蒿菜专柜卖1.5元1斤,也比外面便宜了1元左右。

  新民网为这条让我心动的消息做的标题是《直销专柜入驻菜场价格便宜15%市民直叹实惠又新鲜》,这让我有点犯疑,因为消息中提到的3种蔬菜都是上海广大市民餐桌上消费的主打蔬菜,而从报道中所列的3种直销和非直销的蔬菜价格对比中,有两种直销的便宜程度超过50%,另一种茼蒿菜也接近便宜一半。既然这几种蔬菜是市民消费的主打,现在都便宜这么多了,那还要有多少蔬菜只便宜了10%甚至更少才能将便宜幅度拉到15%啊?不过这可以暂且不论。我现在更想问的是:这么利民的直销方式为什么至今还是在试点阶段。要知道,我们的经济改革很早就提出了要减少流通环节,所以那些销售工业产品的各级批发站20年前开始解体,所以有农工商公司、农工商超市作为新生事物冒了出来。按说农工商超市就是为了减少农产品的销售环节进而诞生的,它的使命就是为了让农产品产销直接见面,惠好产需双方,可搞了这么多年,它在这方面究竟给产需双方提供了多少实质性的利好呢?它在解决市民被高价菜困扰方面到底有多少建树呢?

  近段时间很多很多中国人被飞涨的菜价困扰,有关方面于是出台了许多抑制菜价飞涨的举措,可有些所谓的新举措如上述报道中提到的直销专柜却实在难以让我苛同。在我看来,它是一件早被提出却至今没被做成做好的事。这并不是件很复杂很难办的事,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一二十年,有关方面还没有将它办好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