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大红袍会重蹈普洱的覆辙吗

2010/12/2 12:41:25 来源:今日早报

  大红袍会重蹈普洱的覆辙吗

  ■当年100万收的普洱茶饼,如今只值20万

  ■杭州人不爱喝的大红袍,如今进价翻了一倍

  杭州人喜欢喝绿茶,地球人都知道,但不可否认,这几年先后红遍中国的普洱和大红袍等品种,在杭州依然占据着部分市场。

  两个多月前,就有消息称,全国部分地区的大红袍零售价已卖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一斤。

  关于游资哄抬茶叶价格,对于这两年身价暴跌的普洱和今年暴涨的大红袍哥俩来说,都是悲喜交加。杭州虽然不是这两种茶叶争夺的主要市场,但当年杭城街头普洱茶店之间的商战也是硝烟弥漫。

  几年前,在杭海路、建国路、莫干山路上,时常能见到新开张的普洱茶专卖店,如今它们已消失得差不多了。去年本报采访的“永兴祥号”普洱茶馆老板非常看好普洱,并承诺从该茶馆购买的普洱可以12%的回报率回收,而如今该店只有三两个伙计在闲坐着打发时间。

  至于已蔓延不少省市的大红袍高价之风,才刚刚在杭州蔓延,会不会出现当年普洱店四处开花、又迅速凋零的局面,还是未知数。

  跌 普洱

  “马上要关门了,生意实在不行”

  前两年,据称有“普洱茶界百年老字号”之名的“永兴祥号”从云南来到浙江,在杭州建国路开了一家普洱茶馆。去年,其董事长郑贤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诺:2009年在该茶馆购买的茶饼,三年后如收藏完好,可还给茶馆,每年将有12%的回报。他还说,如果买家不知道如何保存,可以保存在茶馆,茶馆收取适量的保管费。这种买普洱茶还可以保退的做法曾受到质疑。

  时过一年,记者再次来到“永兴祥号”时,客人稀少,只有两三个伙计。一楼专售普洱茶的门厅,虽然整齐地摆放着各色普洱茶饼,但鲜有顾客问津;二楼略有格调的茶室也同样显得冷清,只有两个客人占着一桌在喝茶聊天。

  记者向一位伙计打听生意情况。对方说,老板或经理很少前来茶馆过问,“全是靠伙计们看着生意”。

  “生意一般。”这是伙计总结的,回答时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以前好的时候每个月也能达一两万元营业额。

  记者电话联系上“永兴祥”的朱经理,可对方称已有差不多半年时间没在店里了。他说原因很简单,普洱茶生意不好。

  后来,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郑贤林,可他对“永兴祥号”的生意似乎并不在意。据他说,现在已改行做红酒生意。“‘永兴祥’马上就要关门了。一来我转行,没时间来管普洱茶馆;二来普洱茶生意实在不行。”郑贤林匆匆忙忙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