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常州水稻单产连续8年列全省第一

2010/12/6 9:02:12 来源:常州日报

  今年,常州水稻单产达620公斤,比去年增产3.9公斤,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而且高出全省平均单产14%左右,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

  市农委算了一笔账: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30万亩,总产量80.61万吨,如果按照高出全省平均单产14%计算,我市就比全省平均水平总产量增产近10万吨;如果按照135元/50公斤计算,直接增收将近2.7亿元。

  在我市这样一座工业城市,是如何持续实现水稻单产连创新高的呢?在今年天气条件并不十分理想,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我市又何以再获高产丰收,并且蝉联全省“八连冠”?记者在走访有关职能部门的同时,也走访了我市水稻种植一线,一探究竟。

  一台烘干机补贴一半

  一台烘干机12万元,各级政府农机补贴将近50%,算下来,“买2台烘干机原来要24万元,现在自己只掏了12万元多一点。”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王海斌,说起农机补贴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市不断坚持多项扶农稳粮政策,强化惠农哺农力度,出台了水稻、良种、农机、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粮食收购保护价,以及农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与扶持举措。2003~2010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良种工程建设、水稻种植机械化补贴、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补贴、粮油高产增效创建等。其中,仅今年投入扶农稳粮政策资金就超过5000万元,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提高我市水稻单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稻子收下来都要晒干,遇到阴雨天来不及晒,稻谷容易发霉;有了烘干机,收下来的稻直接烘干,既方便也高效,今年我们收稻全部是烘干机烘的。”王海斌刚买的烘干机立马派上了用场。

  又育出两个水稻新品种

  11月上旬,在被誉为“全国常规粳稻第一方”的武进运村水稻所攻关田里,经专家组验收,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新品种武运粳23号理论单产达859.2公斤,续写长江中下游单季粳稻同一田块种植连续5年高产稳产的全国纪录。

  “扬州麦子常州稻”,业界一直有此说法。

  常州的水稻育种一直闻名全国,先后育成水稻新品种(系)14个,优良品种的推广面积累计1020.8万亩,新增粮食2.55亿公斤。去年,在传统水稻育种优势的基础上,我市将两家育种单位武进稻麦育种场和武进农科所进行全面整合和提升,组建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水稻育种优势和健全有序的良种更新换代体系。

  目前全国粳稻推广面积前10位的水稻品种中,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就拥有4个,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高达99%,优质高产良种基本实现区域化、标准化种植,有效促进了稻米产量、品质、效益“三增”。“今年我们培育的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已经正式通过审核,被批准为新品种,即将向长三角地区全面推广。”搞了一辈子水稻育种的老专家江祺祥很是自豪。

  从150亩到1100多亩

  “我去年承包了90多亩田,今年种了150多亩,现在又承包了1100多亩明年继续种。”从150多亩一下子到1100多亩,种得过来么?武进区前黄镇大成村种田大户沈阳的决定,让人忍不住捏把汗,但他信心十足,“这1100多亩田,都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区域内,良田肯定收益不会差的。而且我还买了30多台(套)农机,既是自己用,也为其他农户提供耕作、收割等一条龙服务。”

  良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农机服务必须实行社会化。这是我市多年高产创建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

  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万顷良田”、水利节水灌溉等工程项目,2009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程,两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已达到44%。其中,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8.1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8.3万亩,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粮食主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重点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与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引导插秧机户由分散经营走向联合经营,实现社会化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38个,入社社员2200余户,完成机插秧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水稻机插总面积的40.1%。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