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冬季上火如何调理(2)

2010/12/8 9:33:16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肺火表现: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黏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用药指导:可选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栀子金花丸、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心火表现: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同仁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

  脾胃火表现: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用药指导:可选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等。

  ■上火人群不同,用药不同

  小儿:小儿易发肺火,一般“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快。

  用药指导:肺热郁闭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金果饮等。

  青年人:青年人易发肝火,一般肝火旺盛时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晕头胀,痛在头的两侧或头顶部、面红目赤、便秘、尿色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药指导:对于这类肝火旺盛的年轻人,可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杞菊地黄丸等,而且要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以养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

  中年人:中年人易发胃火,一般有胃火的人表现为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口渴喜冷饮,伴有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用药指导:可用龙胆泻肝汤和清胃散,给予清肝泻胃治疗,另外平时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

  老年人:老年人易发虚火,一般老年人在冬季易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阳痿早泄、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用药指导:可用知柏地黄丸给予滋阴降火,还可用滋阴药如龟板胶、六味地黄口服液等。还可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C族及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橘子等。

  老年人一旦出现误服或过服清热药必须立即停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可选用补阳益气、健脾固胃的方药。如人参10克,白术、茯苓、桂枝各15克,黄芪20克,泽泻、猪苓、升麻、柴胡、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周三剂。在矫治过程中,当过服清热药所致症状基本消除时,应停药调养,避免矫枉过正。

  妇女:妇女易发心火,特别是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

  用药指导:可用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滋阴降火药,平时饮食上应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

  ■服用中药去火别超一周

  服中药去火不能把中药当作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三天到一周。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长期使用牛黄解毒片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等。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