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五粮液为顾客身份涨价:中国式高端消费畸形形态

2010/12/15 11:31:08 来源:搜狐网

    媒体报道五粮液每瓶提价幅度高达50元,提价理由之一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分析称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满足身份需求”确实十分刚性。随后五粮液公司予以否认。但据了解,目前最畅销的53度飞天茅台在家乐福涨到了1300元左右,而且还没货了。(12月14日《新京报》、新华网)

  尽管五粮液公司出面否认涨价了,但因为茅台的涨价与高端白酒的刚性需求,让这条新闻依然充满值得深入分析的社会价值。所以,这里我们探讨是,就不仅仅是涨价的问题,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有关于中国式高端消费的畸形形态,以及这个形态下的社会荒诞浮世绘。

  实质上,五粮液与茅台的涨价与否,真的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而真正喝这些高端酒的人,就更不会在乎这一点价格波动了。有道是“喝的不买,买的不喝;抽的不买,买的不抽”,中国的很多高端产品市场,就是这个定律下旺盛起来的。正如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所说的“茅台酒价格是腐败指标”,人们对于五粮液、茅台价格的高度敏感,与其说是对物价上涨的关注,毋宁说是对发生在酒背后腐败的公务宴请、公款吃喝的气愤与不满。

  除了与公款吃喝紧密联系,很多时候,诸如五粮液、茅台等高端产品,也并非仅仅是作为一个消费品的面目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用于打通与维持人际关系的礼物而存在。正如华裔人类学家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所探讨的,根据礼物馈赠的目的和社会关系的差异,礼物可以分为表达性与工具性两种,“表达性的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了送礼人和受礼人之间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而“工具性礼物”则是以功利目的为特征,带来的是短期关系。工具性送礼则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其中“溜须”发生在上级与从属者之间,而“上油”则是我们一般理解中“走后门”和“贿赂”。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管五粮液酒价格是否上调以及如何上涨,它并然能保证它的供不应求,因为总是有一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五粮液、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还有一批被社会处境绑架、为打理人情世故,不得不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希望从中获得自己投资后的利益与恩惠。

  于是跳出五粮液涨价风波,来看这个由五粮液、茅台润滑的社会,首先感到的是腐败与公款吃喝,然后,在它们奢华的背后,却是普通人的社会生存的惨淡与艰辛,很多人不得不要想法设法地用各种高端产品充当敲门砖,将自己依附于某人权势人物,才能行个方便、谋点利益、图个前程,然后奔波于这日复一日、盘根错节的人情买卖、利益交易之中,心力交瘁。一瓶美酒的背后,就这样若隐若现地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的艰难与怪诞。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