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北返乡农民工种植食用菌效益好

2010/12/15 14:13:48 来源:网友

  11月24日下午,利川市汪营镇白屋庄村三组罗氏食用菌场原本整齐的30个长25米、宽8米的遮阳塑料大棚已不存在,呈现在眼前的是比以前高大很多的黑色棚子,食用菌场老板罗勇说,今年菌场扩大规模,原来的棚子太矮了,一下大雨雪就会被压坏,所以他计划投资20万元,搭建40个牢实的新棚子,预计在春节前完工。

  1998年罗勇高中毕业,后随务工大军走南闯北了几年,与泸州姑娘邓小琴结婚。“通过市场考察,我发现利川当地的食用菌除了平菇可以自给以外,其它的都靠外省来货,我决定去外地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2003年,罗勇夫妇经人推荐,到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打工。

  打工时,罗勇夫妇留意食用菌培养的原料加工、制作以及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并悄悄做好记录。夫妇俩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揣摩,还购回各类食用菌栽培书籍对照研究。几年下来,他们不仅掌握了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还有了一定的积蓄。去年3月初,罗勇夫妇回到家乡。

  随后,他们到重庆、万州、武汉、宜昌、恩施、黔江等周边城市考察市场行情,发现这些地方的干、鲜食用菌大多是来自外省,如茶树菇、金针菇等品种缺货的时间很长,这就更坚定了罗勇夫妇回家自办食用菌场的信心。

  回到家乡,他们租下土地10多亩,购回木屑切片机、粉碎机、卧式高压消毒锅、钢板杀菌灶等必用的设施和原材料,还购回大批竹子、薄膜建起遮阳塑料大棚;7月,他们将菌种接种到备好的7万袋培养基上,两个月后开始大量出菇并投放市场,日产鲜香菇500公斤以上,罗勇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还请了4个固定的帮手,到旺季的时候,甚至需要18个人帮忙。

  “因为香菇质量好,每次把新鲜的香菇送到城区,不到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罗勇说,他的销路不愁,且只卖给熟悉的零售商,不会拿到市场上销售给散客。去年冬天,罗勇的食用菌场增加了毛木耳、金针菇两种食用菌。

  今年,罗勇又从古田引进了海鲜菇。之后,他还计划投入20万袋菌棒,需要40万元资金。“如果可以,我希望有外商来投资,能将食用菌场规模扩大,让生产、销售做成一条龙……”这是罗勇最大的愿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