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方便面之争的背后是商供利益战

2010/12/17 16:43:13 来源:中国商报

  2010年11月1日,康师傅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价由每包2元上调至2.2元,涨幅为10%。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均拒绝上调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康师傅停止给家乐福供货,目前已约有一个月左右。受此影响,重庆家乐福康师傅近十个品种缺货。

  从表面上看,作为零售商的家乐福拒绝上调康师傅方便面价格,是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不增加消费者开支。而康师傅无视消费者利益,停止给家乐福供货,企图通过停止供货的方式迫使家乐福上调方便面价格,在道德层面属于理亏。

  其实,透过表面现象,从深层角度思考,不难发现家乐福拒绝上调价格,康师傅停止供货,实质上不过是供货商康师傅与零售商(主要是大卖场)家乐福之间的利益战的表象而已,是利润分成不协调的结果。

  从销量和利润角度说,家乐福上调方便面价格并没有太大损失。一方面,价格上调,利润率有所提高,可以增加薄利多销后的利润;另一方面,在全市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销量也不会因此而减少。

  事实上,家乐福真正拒绝的不是康师傅要求上调的方便面零售价,而是拒绝康师傅提出的上调方便面供应价的要求。换言之,家乐福实际上同意康师傅上调方便面零售价的要求,但是反对康师傅提高供应价的要求。实质上就是,家乐福要独吞方便面价格上调带来的利润空间,不让康师傅在价格上调中获利。

  而康师傅与家乐福实际上并不同,康师傅要求上调方便面价格(供应价和零售价)实际上是无奈之举,是不得不涨价。大家都知道,近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在飞涨,员工工资在增加,作为方便面供应商、生产商的康师傅,为了保证之前相同的利润,就必须要相应提高出厂价或供应价,否则利润将大幅降低,或者会出现亏本。从这个角度说,康师傅要求上调方便面零售价,并非是不顾消费者利益和开支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算经济账的要求。

  不过,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作为“经济人”,不管是康师傅,还是家乐福,在计算了这种停止供货和没货销售带来的经济损失后,就会选择各自退一步,在利益分成上达成妥协。当然,受损失的最终是消费者。事实上,不仅方便面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商品都存在这种利益分成战的问题,只不过不是很少被报道,就是一直都处于这种“战争”状态,只是无人愤怒而已。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