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面粉增白剂存废引激烈交锋

2010/12/20 10:00:04 来源:网易

    “面粉增白剂”在中国似乎要走到尽头了——12月15日,卫生部发布征求意见稿,拟于明年12月1日起在面粉中禁用增白剂。增白剂存废之争,终于接近尘埃落定。

    信任危机

    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的中国普及之路曾一帆风顺,因为消费者喜欢更白的面粉。

    但是,一些乱象也开始出现:部分企业不顾用量和使用规范,随意添加;有的企业生产设备稳定性差,无法做到用量控制;增白剂本身的含量标签不准……消费者的实际摄入量,可能超出国家标准。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人财富的增长,一种健康观念也普及开来——“天然就是好的”。在此背景下,食品添加剂作为化工制品,开始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排斥。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非天然”的添加剂愈加反感。

    于是,信任危机降临。

    存废交锋

    增白剂是存是废,国内出现两派对垒,各有权威人士担纲旗手。

    要求废止增白剂的反方,以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王瑞元为首。20多年前,正是他一手引进了增白剂,但自从赴欧考察回国,王瑞元发现国内面粉假冒伪劣甚多,靠增白来遮“丑”,遂对当年的决定痛心疾首,甚至说“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

    然而,正方同样权威。其领军人物为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他坚称“增白剂是无害的”,国际上有严格的科学实验作证,且多数国家都在使用。

    终结令响

    面对增白剂的存废,中央政策也几度摇摆。

    在历次抽检执法中,质监、工商部门发现面粉一直存在增白剂超标问题。该意见反映到国家粮食局,后者遂拟定新的国家标准草案报批,明确提出禁用增白剂。

    2006年,卫生部发函征求意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表态“要禁用”;商务部则提出“扩大征求意见范围”。2007年卫生部向社会征求意见,历时两个月,但并未公布结果。随后,卫生部提出“反对禁用”。

    今年9月,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面粉增白剂”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

    12月15日,卫生部来了个180度大转向,在其征求意见稿中表明:“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销售至产品保质期结束。对面粉中违法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要予以查处。”

    最后一个部委“堡垒”解散,意味着“后增白剂时代”即将到来。但是,增白剂的空缺会不会有替代品填补,从而产生又一个“潜规则”呢?一切还没有答案。(据《羊城晚报》曾 颂)

    (宁夏网-法治新报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