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水稻推广再起波澜:比非转基因水稻更安全?

2010/12/22 10:31:38 来源:央广网

    2010年11月26日下午4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应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邀请,进行一场公开的学术讲座,在提问阶段突然遭到听众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一个中年女子在会场高喊,随后,会场秩序大乱,这场讲座中断。

  有着中国“转基因水稻王”之称的张启发教授在讲座中受到围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也让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问题和商业推广再起波澜。事后,面对舆论的质疑,张启发院士特意委托该校生物科学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记者提问作了回答。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应用以来,一直存在着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等诸多争论。多年来,争论双方都列举了大量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都无法说服对方。(CFP供图)

  技术:与杂交没有本质差异?

  广州日报:这一事件还是源于人们对于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质疑,水稻转基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技术?

  中心: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转基因的过程,大概类似电脑系统的打补丁的过程,是对现有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打了补丁,windows系统仍然是windows而不会变成其他。同样,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物种仍然是原来的物种。

  广州日报: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有何区别?

  中心:育种过程实际上是创造变异和选择变异的过程,转基因技术是创造变异的现代技术,它与常规的诱变、杂交没有本质的差异;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也没有本质的差异。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的转移,这种方法只能让各种基因“批量”转移,无法实现有用的基因的定向转移。为了减少连锁累赘,杂交育种需要多次杂交和自交,因此,杂交育种过程相当漫长。而转基因技术先将具有抗虫、抗旱、抗逆境、控制产量、控制生长期等功能的优良基因“剪切”下来,再“粘贴”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双螺旋链条上。这种技术可以定向、精准改良生物,有效缩短了育种周期,并使安全性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