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伪权威”遮蔽民意只会加重对抗

2010/12/26 14:36:02 来源:网易

    火锅有没有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的问题。但是偏偏有人冒充权威,妄自武断,倒行逆施。

    12月15日,有媒体曝光了廉价火锅成了“化学锅”,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比“一滴香”更猛,监管部门直言不太好管后,全国各地都传出“问题火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22日,中烹协对“化学火锅”作出强势回应,称“纯属谣传,检测无问题”。这让不少消费者很纠结,但随后中烹协就没有声音了。原因是,有网友“人肉”了作出回应的是中烹协火锅专委会,其主要负责人是北京一家知名火锅连锁企业的老板。如此一来,他为“化学火锅”辩护就顺理成章了,可信度和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当然,仅从一个人的身份来界定其言论的偏向与否未免有些武断,我们不妨再仔细琢磨一下他的“回应内容”。中烹协称公布了对“国内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的100家知名品牌火锅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底料和调味品质量全部合格”。100家知名品牌火锅企业是否占据全国七成市场份额?这个质疑,每位消费者身同感受,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是不是七成火锅是全国连锁品牌就知道了。再说,连锁企业也存在各种连锁模式,任何一家大型连锁企业,其中一家甚至几家店面合格都不能代替所有店合格。再说,中烹协如此“抽检”是违反“游戏规则”的:为什么只调查知名品牌火锅企业而偏废了占据市场主导位置的各种小火锅企业?

    其实,公众对中烹协可信度的质疑,最终指向的是其身份。中烹协的入会文件中,除了承诺“为企业顺畅经营保驾护航”等宗旨之外,还单独列出了“会费缴纳”栏目:团体会员每年不少于1000元,新入会的会员则需要一次性交纳2年会费等。中烹协的“工作任务”就是“为企业顺畅经营保驾护航”,养活中烹协领导的是各会员所有入会的餐企。

    行业协会,不仅要维护行业的利益,更要监督、规范所在行业,这才是根本。可惜的是,我国的行业协会已沦为行业的利益共同体,失去自治功能,导致只要交钱就可入会,钱已成了唯一的通道。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整个行业已经非常脆弱,中烹协在做什么呢?可以说,协会的社会责任已全被抛弃,自治功能已丧失殆尽。此次,中烹协的辟谣给社会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不是在挽救行业,而是在加重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有点欣慰的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透露,近期将对火锅市场进行抽检。无论结果如何,有种担忧拂之不去:长期以来,被这些“伪权威”“遮蔽”的民意,将加重公众本已被伤害的情绪和对抗权威的力量。

    (扬州晚报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