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假食品背后有多少专家在吃公众的“豆腐”

2010/12/30 10:49:37 来源:千龙网

  年末气氛越浓,食品安全越揪心。先是化学火锅,接着是人造鸡蛋,现在又爆出人造豆腐。长江商报12月28日报道说,武汉东西湖工商部门查处一家问题豆腐工厂,发现该厂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成品造假豆腐已流入湖北黄石、荆州、宜昌及湖南岳阳、常德等地。

  食品安全正成为一种奢望。随着科技的进步,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却并没有照进现实,反倒成为让生活糟糕的帮凶。以前的社会属于“熟人社会”,你家炸的油条卖给隔壁,范围再宽点也只是到集市卖给同乡人,做这些时,都会考虑食品安全,一为面子,二为把生意长期做下去。但进入现代社会后,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要多遥远就多遥远,你买的很多东西可能都不知来自哪个省,更别提哪个人了,这给监督和双方之间的信任带来很大阻碍。

  再则,以前造假最多是以次充好,但自从知道了科技的神奇后,有人发现“食品”原来可以合成,通过各种化学元素组合造就一个新的替代品。而危害之大就是这种替代品,它不但以假乱真程度高,而且对消费者身体的伤害也更大,严重的甚至会致命。苏丹红、三聚氰胺、化学火锅……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科技专家”鬼魅的身影,一些心术不正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撑,牵手昧良心的商人共同孕育了食品造假的源头。

  对任何政府来说,没有比公共安全更高的利益,食品安全又是公共安全中重要的一环。历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暴露出监管的滞后和不作为,但反思不能仅停留在此。如今的造假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但在追溯源头时,科技和技术人员的助纣为虐,却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掩盖。即使是这些年处理最重的三鹿事件,也只是让一个公司破产,公司领导层被判刑。追源头也只追到奶农这层,但试问:这些异常专业的东西,如果不是技术人员研发出来并推向市场,农民又如何能得知、运用?在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处理事件中,没有一起从技术发明层面和创新源头寻找根源,更没有从制度层面防止科技的被利用。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40多万家左右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仅12万家。名牌产品如三鹿尚且如此,大量的无证企业更是只为逐利,科技成了他们致富的捷径。实际上,普通养殖户一开始都不知道饲料里加瘦肉精,就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这一技术,也是由专业人士传授给生猪养殖户的。同样像转基因大米,武汉郊区农民刚开始种时,有人告诉他们的只是这稻谷虫子不吃,农民就这样被蒙蔽着开始大量种植,而技术的危害只有科研人员才知道。

  人的道德良心丧失,全民逐利,尤其是一些不良科技人员为一己私利进军性命攸天的食品行业,才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对任何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不管大小,都必须溯源。如果不对制毒专家进行严惩,无良专家还会继续研究出各种制毒技术,威胁公共安全。央视记者曝出人造鸡蛋一事,最后结论是骗培训费,但既然已经通过科技造成了如此逼真的内部构造,谁能保障这种没有蛋壳的假鸡蛋不会加工成“成品”出现在市场上呢?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邪恶的科技比正义的无知带来的破坏更大。  (丁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