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集体“逗你玩” 瓶盖引发的诚信拷问

2011/1/10 9:23:22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2010年7月冰城持续高温,一些饮料企业推出了“再来一瓶”有奖促销活动。随着中奖率的不断攀升,带给市民的不是欣喜而是气愤——仓买不兑,超市无货,市民感到被愚弄。

    想“再来一瓶”为啥这么难?本报报道不仅得到哈市众多消费者的支持,也引起了其他省市消费者的关注。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各饮料企业纷纷通过本报承诺即日起兑奖。哈市工商局也紧急整治哈埠“再来一瓶”饮料市场,并首家督办“康师傅”。这也是工商部门督办“再来一瓶”促销行为的全国首起案例。

    毁容事件“激”出

    的热点报道

    “我买的百事饮料为何不能兑奖”、“统一的各类饮料也都不给兑”、“只有兑奖电话,可无兑奖处怎么兑奖呢”……

    从2010年6月份开始,本报就不断接到“再来一瓶”兑奖难的投诉。采访中,让我最震撼的事件是:一名17岁的女高中生放学后在路边摆摊帮父母卖饮料和茶蛋,因不能为消费者兑奖,竟惨遭毁容。“厂家不给兑换,我们拿什么换呀!卖一瓶水才赚几毛钱,现在手中还有300多瓶盖呢!早知这样的结果,我就是赔钱也给他换一瓶。”面对女孩父母泪流满面的哭诉,我坚定了承担起媒体责任、继续追踪报道的决心。

    “刚才厂家销售员来找我,让我别再投诉,否则不给供货。”“兑奖难根源在厂家,生产者不给兑,我们更无奖可兑。”一些仓买店主和经销商说。兑奖难的幕后被层层剥开,最终将不守承诺的饮品巨头推向幕前。部分饮品企业坦言:夏季饮品销售火,兑换不积极主要是兑换的太多,影响正常销售,从而影响利润。

    很快,本报报道迅速在全国产生影响,一些省外市民也打来电话提供线索和发表看法。饮品生产厂家的态度开始变得积极了,“康师傅”率先通过本报向消费者致歉,随后“统一”和“百事”两大公司也采取了紧急措施保证随来随兑。

    纵观整个事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从来都是一个大主题。

    报道冲击力

    冲击指数

    因为康师傅、统一等20多种饮料集体兑奖难,所以有人称“再来一瓶”为“再来一骗”。面对这种“再来一骗”,有人为之大打出手、血溅五步;也有人吃了哑巴亏,觉得没多少钱就不再计较。可这不仅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的诚信问题,也是公民权益的保障问题。

    我国商界自古以来就讲求以诚立业、以诚取人,并以此作为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准则。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此点更为重要。企业既然推出“再来一瓶”活动,就表示它已承诺,承诺了就要践诺:因为数十万个“再来一瓶”瓶盖就表示有数十万人次出于对企业的相信喝了那种饮料。

    这种相信应该是互相的。对企业和行业来说,诚信就是生命。如果企业忘了,我们媒体就有责任提醒它。也正是靠媒体力量,才化解了“再来一瓶”引发的诚信危机,诠释了媒体责任,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当时,哈市仓买店主岳先生手里有500余瓶盖无处兑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