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黑头鱼上餐桌价暴涨 收购一斤4.6元进市场卖30

2011/1/10 10:32:38 来源:网友

  今年首批出海收海鲜的渔船昨天归来。记者探访发现,一条一斤重的黑头鱼,从捕鱼的渔民手里收购价仅为4.6元,等到了市民餐桌,就涨到了30元,足足涨了5倍多;渔船上20元一只收来的对虾,到市场上能卖到90元/只;30元一斤收购的鲳鱼,到了农贸市场价格达到每只80元……在目前价格不断走高的岛城海鲜市场上,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鱼虾蟹等海鲜,从被渔民打捞上来到市民餐桌,中间要经过几道环节?一条鱼经过了哪些加价过程?记者昨天赴崂山沙子口渔港、小港渔码头,从源头探访,揭开海鲜的加价之路。

  鱼刚上船

  黑头每斤才卖3块钱

  1月2日,本市千余艘渔船出海捕鱼,收购船也在3日左右相继出海收鱼。据了解,从两年前开始,随着人工、柴油等费用上涨,为节约成本,捕捞船在海上捕到的海货不再中途靠岸送回,而是由专门的收购船运回,这样捕捞船冬天就可以在海上连续作业两个月不用回来。

  “捕捞船的渔民在海上捕鱼,很辛苦。遇到大风,船被吹得晃来晃去的,三十岁的棒小伙子都会晕得呕吐难忍。在海上漂半个月后就连顿青菜和肉都吃不上了。 ”长期在海上收购海货的船员韩先生告诉记者,收购船从捕捞船买回海货,是加价的第一道环节。捕捞船船长要算上柴油、人工、船员吃喝、烧煤取暖等成本,把这些分摊到海货身上,“比如,一艘捕捞到十吨左右黑头鱼的船,至少卖到3元/斤,才保证不赔本。 ”

  倒

  第一手

  收购船竞价到4.6元

  仅仅算上成本还不够。 “现在海上的鱼越来越少。再加上是冬季,鱼虾蟹也‘冬眠’,待在海底懒得动弹,渔船不得不跑到更远的地方捕鱼,甚至到了东海和黄海的边缘,捕上来的那些少量的鲜货,自然而然成了收购船竞相抢购的对象。 ”韩先生说,这些收购船竞争的方式就是加价,这是一条鱼被加价的第二道环节。所有想收鱼的船都会在海上进行激烈的价格PK,常跟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渔船竞价,“这样价格就被一角钱一角钱地加上去了,跟拍卖会类似,谁加的价高,这船鱼就归谁。 ”他告诉记者,现在海货很稀缺,大家为了不白跑这一趟,纷纷被迫加价。 “比如,捕捞船原本定的起价为3元/斤左右的黑头鱼最后成交价涨到了4.6元;从这条船倒到另一条船上,八带的收购价就从5元/斤涨到了7元/斤。 ”

  倒

  第二手

  每斤鱼加4角钱“送礼费”

  在海上收海鲜时,收购船还需向捕捞船交纳高额的“送礼费”。出海归来的船员告诉记者,过年过节到“船老大”家里送去电视、冰箱等家具,为的是和“船老大”搞好关系,保证稳定的供货。

  “赔本的买卖谁做?这些费用自然也都加到了鱼身上。 ”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早已是行业内的潜规则。韩先生告诉记者,他这次购买的一万斤黑头鱼就送了2800元的“小费”。“我是迫不得已啊,不送的话,就白白出去一趟。 ”韩先生坦言,这样他4.6元/斤收购的黑头鱼在转手给批发商时,每斤还要加4毛钱“送礼费。

  倒

  第三手

  再加1元钱卖给鱼贩子

  昨天上午10时,出海三天的首批收购船陆续归来,记者赶到沙子口渔港码头时,一艘从距青岛900公里以外的黄海东部海域归来的“鲁崂水1086”号渔船正在从船上往下卸货。一桶桶八带、黑头鱼、鳗鱼、对虾从船上用绳索拉上来,记者看到,该船带回来的海货有活的也有死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