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一些保健品节前打“擦边球”

2011/1/12 8:46:13 来源:东北网

    齐齐哈尔1月12日讯 销售人员口若悬河,称保健食品能治病,消费者节前狂购保健品落“陷阱”

  农历春节临近,市场上各种嚼裹儿也丰富起来,花花绿绿的保健品礼盒又被摆上大超市、小商店最显眼的地方。一些保健食品专卖店也加大了宣传力度,甚至开始打起“擦边球”,一个劲儿地说保健食品能治病。

  昨日,记者在我市几家大商场采访时看到,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保健食品正在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保健食品柜台前人头攒动。什么“日本胶原蛋白”、“鲨鱼软骨粉”、“褪黑素”、“深海鱼油丸”等,都成了节日前夕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保健食品。但记者发现,一些经营者在对这些保健食品宣传的时候,总是要带上“疗效”,比如能治疗心脏病、关节炎什么的。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同一种类型的大米,一年前是普通米,一年后变成了“养生米”;自酿的米酒套上精美的包装,就变成了“美容酒”;普通的茶叶也可以声称“防癌茶叶”。近日,我市的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某品牌辅酶Q10的销售人员,在为一些老年人“上课”的时候说,该种食品不但能强健体魄,还能治疗心脏病,而记者在这个品牌的辅酶Q10的包装盒上看到,这种保健食品的功能就是缓解疲劳,根本没有治疗心脏病的功能。

  据一位行内经营者介绍,尽管经常有媒体宣传,选购保健品无需崇洋媚外,进口保健品未必强过国产,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偏爱进口产品。于是有些公司就花几千元钱,通过香港中介在欧美发达国家注册“某某集团”,进而在包装上堂而皇之地打了“产自美国”“德国进口”等等。更有甚者,有的保健食品标注产地为国内,仍然打着美国、欧洲的旗号,并声称在国内生产是因为劳动力便宜,但使用的原料来自美国、欧洲,其保健功效比国内的同类产品高上好几倍。

  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正规的保健食品都会有“小蓝帽”的标识,其他的都不能称作保健食品,并且正规的保健食品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的安全批号,用批号就可以从网上查出是否是真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