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揭秘食用油“缩水”潜规则 双重规格迷人眼(2)

2011/1/12 11:28:47 来源:凤凰网

    “金海鱼”会不会短斤少两?随后,记者买了一桶5升装的“金海鱼”花生调和油,并来到一家干货店进行称重。结果,“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只有 3.89公斤,而按标准这桶油毛重应约为4.7公斤。是不是秤有问题?不过,干货店老板再三保证,秤绝对准。

    油桶上的厂家电话竟是空号

    在油桶上,记者看到,“金海鱼”花生调和油的生产厂家为江西省大江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地址为南昌市象湖三角路141号;电话为0791——6585605。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该电话号码竟是空号。

    于是,记者再次来到洪城大市场D区28栋31号的“天元批发部”询问该店老板是否知道厂家电话,该老板说不知道,每次都是有人把货送过来,打个电话就可以,但老板拒绝向记者透露送货员的电话。

    “缩水”版食用油应有尽有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外一家没有店名的食用油批发店。记者佯装开超市的,准备大量购买食用油,当记者问起是否有便宜的食用油时,该店老板立即 “心领神会”。“5升、2.5升装的都有‘缩水版’,而且不管是花生油、菜籽油,还是调和油都有两个‘版本’。”

    “‘小5升’油桶更小,难道消费者不会发现?”见记者一脸的疑惑,该老板打起了保票:“你不要和‘标5升’油放在一起就没有问题,顾客一般只关心价钱,不加以对比的话,他们发现不了两者的差别。”据该老板介绍,这样一箱4桶装的“小5升”食用油,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卖出几百箱,“最近油价又上涨了,来批发这种“小5升”的更多了,除了南昌的顾客外,甚至还有不少外地客商来进货。

    然而,当记者表示想买一桶油试吃一下时,对方显得十分警觉:“你到底是不是来买油的啊?一桶不卖,最少10箱。”

    查处

    “小5升”比“标5升”一瓶多赚一块多

    昨日上午,记者带着“金海鱼”花生调和油来到洪城大市场工商局建设分局反映此事。该局黄局长给记者作了投诉记录,随后把销售商“天元批发部”的毛老板叫到了工商局,以便于进行调查。

    “怎么搞到工商局来了,你要是不要这种油,直接到店里来退货就是了。”在工商局见到记者后,毛老板发起牢骚。“这种油销路怎么样?”记者问道。毛老板回答说:“当然卖得很好了,很多人都喜欢买这种‘小5升’油。”“哪些人喜欢这种油?”“大多是开餐馆的,也有开杂货店的。”毛老板说:“厂家也有‘标5升’油,进价要210元/箱;‘小5升’进价只要173元/箱。一般批发‘小5升’的比较多,每瓶能多挣一元多。”

    疑问

    店里存货30分钟卖完?
   
    昨日11点10分,记者跟随工商执法人员来到“天元批发部”。意外的是,找遍整个店,记者都没有发现“金海鱼”食用油的踪影,连摆放在柜台上的3桶油也 “不翼而飞”。

    对此,该店售货员解释道,“金海鱼”食用油我们进得比较少,已经全部卖完了。记者计算了一下,从记者在该店暗访到执法人员现场查处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也就是说,该店所有的“金海鱼”食用油竟在30分钟内卖完了。这到底是“金海鱼”食用油卖得好,还是被老板转移了,记者不得而知。

    “我们将把你买的‘金海鱼’送至质检部门作计量检测,如果确实短斤少两,将按《消法》对‘天元批发部’进行处罚。”黄局长告诉记者。

    业内说法

    “偷油”只为拉低批发价

    从事食用油销售十多年的袁经理表示,“偷油”这种行为广泛存在于三线品牌的食用油企业中,这在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外行人一听‘偷油’,肯定认为是厂家在原有的利润基础上,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做出缺斤少两的勾当。其实不然,相较于大品牌油脂企业的二线食用油品牌而言,三线小食用油厂家不具备采购优势及抗成本上涨优势,油价高时,他们的零售价格甚至一度接近二线调和油品牌价格,这时,失去了低价优势的三线小品牌食用油,也就相应地失去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它的客户群。事实上,厂家‘偷油’最主要的动机是,用节约下来的油钱补贴到批发价格中去,拉低该品牌油的价格,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格优势。”(刘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