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德州市“弃用增白剂”还面粉本色

2011/1/21 13:12:23 来源:德州新闻

   1月20日上午,德州市面粉生产企业承诺“弃用增白剂”倡议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德州贵都大酒店举行。来自13个县市区的工商系统代表、面粉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企业代表当场在倡议书上签字承诺:坚决弃用增白剂,还面粉以本色,让消费者放心!

   据了解,全市现有面粉加工企业110余家,年加工生产能力500余万吨,年产量200余万吨,在全省位列第一,居全国前列。2011年12月起,卫生部将在全国全面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

    相关链接:什么是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基本信息

  国标编号: 52045

  CAS号: 94-36-0

  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苯甲酰

  英文名称: benzoyl peroxide;benzoyl superoxide

  别 名 :过氧化苯甲酰 ,简称BPO。

  危险标记 :12(有机过氧化物) 主要用途 用作塑料催化剂,油脂的精制,蜡的脱色,医药的制造等

  文学用作烯类单位(氯乙烯、丙烯腈等)聚合反应及光化学反应的引发剂。受热或摩擦时会自发爆炸,接触易燃物会引起火灾,须贮于冷暗处和注意防火。

  主要原料

  面粉增白剂的主要原料是过氧化苯甲酰。

  化学特征:C14H10O4;(C6H5 C O)2 C2O2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炷,微有苦杏仁气味

  分子量 :242.23 沸 点 分解(爆炸)

  物理特征

  熔 点 :103℃(分解)

  溶解性 :微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33 稳定性 稳定

  生产方法

  使双氧水与30%液碱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溶液,再与反应而得。反应在0℃左右进行,温度过高则引起双氧水分解,苯甲酰氯也易水解生成苯甲酸而影响收率。将生成物析出的过氧化苯甲酰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工业品的过氧苯甲酰含量可达99%(二级品),熔点102-106℃ 。

  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增白的机理是它在空气和酶的作用下水解,放出活性氧,从而氧化和破坏面粉中产生黄色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的共轭双键,使面粉中的不饱和脂溶性色素变性,从而失去颜色。合理使用面粉增白剂,将使面粉及其制品外观更宜人,口感优良,不影响面粉的烘焙性能,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用量为60ppm,即0.06g/kg面粉。过多的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害,对面粉本身的品质有害。

  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水解放出活性氧后,生成的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其水解反应式如下:

  苯甲酸随食品进入人体内,部分与甘氨酸化合生成马尿酸随尿液排出,部分与葡萄糖酸锌化合而解毒。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苯甲酸不在肌体内积蓄,但过多添加,易对人体造成苯积累中毒。另外苯甲酸上述两种解毒作用均在肝脏内进行,因此对于肝功能衰弱的人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其生物转化机能减弱,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肝脏病变,易引发多种疾病

  过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可造成面粉营养成分的破坏,影响小麦粉特有的风味和食用品质。

  对面粉气味的影响面粉具有自身特有的麦香味,而过氧化苯甲酰具有苯甲醛的气味。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对面粉的气味影响不大,但过量添加,易使面粉失去原有的麦香味,尤其面粉的潮湿的环境中贮存,面粉很容易产生异味。另外未分解的过氧化苯甲酰在加热时形成苯游离基[c6H5+],与0H基结合则形成苯酚,后者具特殊的气味,并且有毒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