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木耳涂胶压分量 味精换袋充名牌

2011/1/21 13:15:43 来源:千山晚报

大袋及红色塑料盆中盛装的便宜味精被改换包装后“傍名牌”。

  木耳涂了胶状物分量就变沉,便宜味精加点味精盐再套个红梅牌的包装袋就变身名牌“红梅味精”……随着春节临近,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穿着华丽外衣混入年货市场。昨日记者获悉,连日来,铁西区工商局查处一批假冒伪劣食品,立案2起,涉案金额达10万元。

  黑木耳涂胶分量变沉

  黑木耳通过粘上胶状物就让“体重”大增,一斤能变一斤半!日前,经人举报,在宁远镇南地号,铁西工商部门发现一个掺杂掺假黑木耳的窝点,据执法人员介绍,该窝点的负责人是黑龙江人。正常黑木耳的市场价是60元1公斤,但是该窝点生产的木耳只要40元甚至34元1公斤。正常的木耳正反面颜色不一样,正面为黑色,反面为灰色,而且还有小绒毛,但是该窝点里发现的50公斤木耳中有的是反正面着色都一样,有的反面无绒毛,重量也比正常木耳重,因此怀疑可能是表层涂上了胶状物以及糖蜜素和淀粉勾兑的物质,这种物质即使用水泡也泡不掉。最终执法人员没收了全部木耳,并进行销毁,同时处以罚款2200元。

  味精换包装愣充名牌

  日前,在铁西一农贸市场里,执法人员现场发现了一个仿冒红梅味精的制假窝点。据执法人员介绍,现场发现了假冒红梅味精300袋,红梅味精标识的塑料包装袋4400个,还有40袋25公斤装的内蒙古产的某品牌味精以及32袋味精盐,同时现场查获2个封口机。据执法人员了解,他们制售的假冒味精每100克加入5克味精盐。执法人员当场查扣全部造假物品,同时对制假者处以罚款11000元。

  名牌旧瓶灌勾兑酱油

  添加剂勾兑出酱油、陈醋,然后装在知名品牌的旧瓶子里,低价出售。日前,工商人员在铁西一家配货站里查获了170件涉嫌假冒的酱油、陈醋,涉嫌的品牌分别是美味汁酱油和白塔陈醋,这两样假冒产品都是由个人利用添加剂勾兑的,装入这两个品牌的老瓶子,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工商部门致电厂家了解到,目前这两种产品均采用了新包装,老包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淘汰了。由于目前工商部门没有联系到这些物件的所有人,因此假冒物品被暂时扣留,待过了相应规定期限后,将予以销毁。

  伪劣食品含有害物质

  执法人员介绍,这三起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的共同点都是低价销售,无论是假木耳、还是假味精以及添加剂勾兑出的酱油、陈醋,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把假冒伪劣食品买回家。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真黑木耳背面呈灰色,用手摸时较为干燥,分量也轻;闻上去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劣质黑木耳其朵片之间往往都粘在一起,用手摸会有潮湿感,且分量较重,形状较细碎,闻上去有一股霉味。

  分辨真假味精需注意两点,其一是假味精颗粒松散,颜色浑浊,其中含有大量的渣屑,真味精颗粒均匀晶亮,无杂质。其二,真味精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清晰可见,假味精的模糊不清。

   新闻链接

  年前严查食品

  昨日记者获悉,在近一个月的专项整治中,铁西区工商局对奶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饮料、糕点、调味品、食用油、酒类、腌制食品、冷冻食品等15类食品进行了重点检查,共对196户食品经营户的证照、食品检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39户索证索票及购销台账建立不全的情况当场责令整改,下架过期食品49袋,没收掺杂掺假木耳50公斤,没收假冒红梅味精300袋,扣留涉嫌假冒酱油、陈醋170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