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鲜果”元宵露“馅”吓煞人

2011/2/17 13:25:42 来源:北方网

    2月17日讯 “现在鲜果元宵特畅销,看见菜市场里有卖的便买了一斤,可是一吃,发现除了香精味什么也没有,所谓的果肉就只有红果皮。吃了10个以后,我的嘴都麻了。”前天,家住塘沽北仑里的崔先生给本报打来投诉电话,称其在新港一家菜市场内的蛋糕店购买的鲜果元宵名不副实。崔先生气愤地告诉记者,这家蛋糕店开了很长时间了,深受附近居民的信任,但没想到元宵节了他们竟这样坑人。 

  根据崔先生提供的线索,昨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了建港里附近的农贸市场里找到了这家蛋糕店。走进该店,记者发现该店虽然声称自己出售的是水果元宵,可是却没见到任何水果的踪迹。记者进入该店里屋,发现店主正在聚精会神地和馅,元宵馅里的果肉只有被切成碎末的红果皮和混杂着红乎乎东西的白糖。而老板和馅的红色物质是从其柜台里几个白色塑料桶里取出的,这些塑料桶里装的东西有黄有红,记者近前仔细观察才发现,红色的桶上赫然写着山楂粉,产自广东。由于塑料桶外部斑驳,记者看不到生产日期等其他内容。

  “买元宵?”看到记者,老板随口问道。“你们这不是鲜果元宵吗,怎么用香精做?”面对记者的质疑,老板开始还想抵赖,但当记者指着塑料桶跟他对证时,他这才哑口无言。老板向记者解释说,这里的水果元宵才卖8块钱一斤,而且这些香精都产自正规厂家绝对没问题,这两天他一天能卖出50多公斤,要是有人吃出毛病来早就来找了。记者见状在购买了半公斤元宵之后离开。

  添加剂超标20多倍   大量食用损害肝肾

  记者随后将购买的红果馅元宵送至天津市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工作人员检测后告诉记者:“里面除了红果皮以外再也没有天然的东西,完全是香精和胭脂红色素。”

  天津市食品监督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国家2008年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像元宵、粽子、包子这类面食制品的各种添加剂总量不得超过千分之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而该元宵的香精、色素用量已经超过国家标准20多倍,显然已经违反了该规定。另外,虽然国家目前并没有禁止使用胭脂红之类的各种食用色素和香精,但是如果大剂量使用食用添加剂,势必会对人体、尤其是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和肝肾等器官造成很大损害。

  目前记者已经将此问题反映给上级主管部门。(记者伏波)

  工商提醒   无包装元宵不要买

  时报讯工商塘沽分局昨日专项检查元宵市场,对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元宵连锁店销售的元宵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元宵质量总体良好,绝大部分元宵包装完好,标识齐全。对个别散装元宵裸露销售或未标明馅料含量的产品,执法人员依法责令经营者撤柜下架。

  工商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元宵时,看包装袋上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有QS标志,不要购买无包装元宵。购买速冻元宵时查看袋内产品有无黏结、破损或变形,可以用手隔袋轻捏一下元宵,发软的说明其温度达不到储存标准。(记者徐晶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