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食品安全一再失守 网民与代表共话“饮食难安”

2011/3/7 10:26:37 来源:南方报网

   据新华社电 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不良事件屡屡发生,网民面对吃什么的问题时经常表示“鸭梨”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牵动着网民的心,也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网民“可惜爱很伤神”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履职,同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一再发生,“中国人的胃几经摧残,先是苏丹红、三聚氰胺,到存续多年的地沟油、滥用添加剂,我们不禁要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胃!”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束晓梅说,在平日的诊治工作中,发现不少儿童性早熟的病例,例如2岁女童来月经、1岁8个月的幼儿乳房发育等等。尽管这是极端事例,但有多种迹象表明,这些病症与食品有重要关联。

  “近来网上热议的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南方水稻产区从心理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为此建议,从国家层面指导防范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并出台规范的全国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认为,我国食品监管环节多、链条长,容易产生监管死角,暗藏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及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能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要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逐步建立食品的溯源制度。

  网民“岚舍岚分”说,民以食为天,希望食品安全能给大家多一点信心。相关监管工作不“给力”,消费者的任何期待都将是“浮云”。网民“无忌道言”建议:食品安全涉及到人民健康,在这领域中制假售假行为,不能单作行政处罚,触犯法律的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