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大豆玉米播种抢地盘 棉糖短期恐无作为

2011/3/11 9:05:18 来源:食品商务网

    金价突破历史高位、原油重新站上100美元……国际大宗商品近日价格持续走高,于此相反,国内农产品期货却步履蹒跚,虎年的强势一扫而空,震荡盘整行情仍然延续。

    昨天,大商所的大豆、玉米期货、郑商所的强麦、早籼稻、棉花、糖等主要的农产品期货继续在震荡中收跌。

    两个交易日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受央行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期影响集体走低,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22个品种曾全部收绿。

    “国内大宗商品已经上涨了很长时间,投资者想锁定利润的愿望很自然,震荡不可避免。”此间,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

    分析人士认为,农产品短期或将继续盘整,国内调控物价的决心和措施,还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提前结束,都会使大宗商品短期面临顶部压力。

    而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最新消息称,将力争把农产品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水平,同时表示,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是不可扭转的。

    大豆玉米

    欢喜冤家争夺播种面积

    玉米和大豆是一对欢喜冤家,既是兄弟,又是对手。因为农民伯伯会根据天气变动和市场需求来选择种植大豆还是种植玉米,这会决定它们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进而影响到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已经连续跌4个交易日了,1201合约7日跌了9块,8日跌了83块,9日又跌了22块,10日,跌了45块。

    目前大豆和玉米期货两兄弟命运都差不多——高位反弹进行中,大豆的震荡更为剧烈,而玉米期货相对要强很多,由于近期国内玉米收购价格在不断攀升,带动玉米期货的表现也明显偏强,玉米成为市场的引领者,这给了其他谷物商品一定带动作用。

    冠通期货表示,近期大豆行情震荡明显,暴跌后大幅反弹。内外因素共振下,大豆市场预计将继续调整行情。

    此外,南美天气的好转,让市场对该地区新豆产量预估量加大,产生季节性供应压力,构成重大利空。

    北非政治局势紧张,虽然提振了油价,但也使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情绪上升,风险资产遭到抛售。对大豆市场来说,则直接表现为持仓的大幅削减,资金大规模离场。

    当前美豆播种效益不如玉米。因此各机构近期的预测都是,玉米将会抢占更多的种植面积,特别是今年释放的休耕地。因为他们觉得2011/2012年度美豆播种面积或小幅增加,而玉米播种面积的会大幅增加,两者对比明显。

    这意味着,要么后市大豆/玉米比价上升,即大豆有较玉米更好的表现;要么大豆播种面积将较上年度下滑,从而对新季作物合约期价构成支撑。

    市场人士称,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基本恢复,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加上多数企业库存不足,势必会加剧市场粮源的激烈争夺,进而推动收购价格的继续上涨。

    强麦籼稻

    后市或将携手走高

    受到有关降低进口成本传闻的影响,近期国内大宗农产品多表现偏弱,政策调控压力相对较大。豆类、油脂、谷物类商品均表现偏弱。在周边商品弱势氛围之下,早籼稻难以独强, 最多是跟在走势较强的玉米期货后面做“小弟”。

    实际上,早籼稻已经连续3天回落整理,1109合约昨尾盘收于2575元/吨,跌9元。而强麦主力1109合约在2月14日创出历史新高3110吨/元后,就一直处在下跌和调整当中,昨天跌破60日均线的支撑,跌了39块,收于2803元/吨。

    期货分析师表示,从两会上的基调来看,物价调控将成为后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于紧系农民受益以及民生的大宗谷物类商品来说,在抑制过快上涨的同时,国家还在不断上调收购价格,以求提高农民受益。在这样的政策调控基调之下,大宗农产品价格将会维持稳步走高的态势。

    光大期货认为,早籼稻基本面并没什么利好,但中长期来看,小麦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提振稻谷价格,且种植成本持续提升将拉动早籼稻价格上涨,早籼稻后市或将震荡走高。

    强麦期价震荡整理后,跌势已得到扭转,周K收出十字星,即将进行方向选择。

    国际上,美麦连续数日收高,期价经过急跌,做空动能被释放。美国大平原小麦种植带本周的降雨量令人失望,自去年秋季以来,大平原硬红冬小麦作物就持续受到干旱的侵扰,这让市场对作物产量产生忧虑。

    目前各地小麦现货价有所上扬,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市场也持续转暖,有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小麦期价还会继续以偏弱震荡为主。

    郑棉郑糖高位震荡

    短期恐无作为

    在火爆的期市中同创历史新高的郑糖和郑棉近期无作为,高位震荡。

    郑糖在2月份达到历史高位7604元/吨后,就开始震荡下行。最近几个交易日都在60日均线上方盘旋,但昨天跌破了该均线。

    郑棉走势也差不多,2月17日达到历史新高34870元/吨后,也是震荡下行,目前也是向下朝60日均线而去。

    分析师认为,这两个品种短期都偏空,如果跌破支撑位,手持多单的投资者最好是止损。

    实际上自从去年11月19日,郑棉首次创出历史新高以来,行情急转直下,但在12月初就开始反弹,虽然反弹角度不大,但还是在今年2月中旬又创新高,高位震荡的时期到目前也就15个交易日。

    高位的压力让市场出现忧虑,从而出现了调整,但从郑棉的大势上看,郑棉长期上涨的趋势依然未改。

    如果去看郑糖的走势,和郑棉也差不多,只不过郑糖震荡的时间要久一些。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自身消化不利因素的能力很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纺织行业固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良好,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美棉出口销售旺盛,棉花基本卖光了,剩下的还要供应其国内市场,国际棉花市场可供贸易资源变少,市场上的棉价就会上涨。

    糖方面,如果10-11制糖年巴西和印度两国的食糖产量达不到预期,全球的食糖供给缺口还有可能增大。虽然目前预期10-11制糖年全球食糖产量将增加870万吨,但如果剔除巴西和印度两国食糖增产因素,那全球食糖产量实际上是萎缩的。

    2月28日,国储抛售15万吨糖,这是2010/11榨季第四批国储糖,历时5小时30分全部成交。最高7570元/吨,最低7270元/吨,均价7423元/吨。市场创出了国储拍卖的新高。

    糖价越拍越高,高位的压力让主力资金产生担忧,近期通过震荡逐渐退出市场,观望期货价格的继续调整。此外,已经来临的季节性压力也让郑糖难以突进,短期内还是要震荡前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