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维权“太”字真多 8成市民放弃维权

2011/3/11 9:16:00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如果索赔的成本高于索赔所获得的赔偿,那么从理性角度看,很多消费者会选择放弃维权。
 
    在春节长假中,市食药监管局投诉举报热线962727总共接到160人次电话,其中只有18次为投诉举报,余下的大多是有关食品选购知识的咨询。上海食品市场整体水平好转是有关食品投诉举报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发现,餐饮企业原料不新鲜、餐具不干净等食品安全问题仍有发生,只是当事人选择了沉默。

    市食药监管局连续三年进行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显示,近九成市民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但超过八成的市民在遇到问题时没有选择投诉维权;即便是投诉的市民,也有近一半对投诉结果表示不满意。

    不是市民不重视食品安全维权,而是众多限制阻碍了市民为食品安全维权的脚步。

    问题太多方向不明

    从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报告看,市民在食品消费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依次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假或扩大宣传”、“食品在保质期内变质”、“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包装不合格”、“食物中毒”。在这些问题中,除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食品在保质期内变质”、“食物中毒”与食品品质密切相关,其他如宣传、包装、标签上的问题往往不影响食品本身质量。说得通俗点,有这些问题的食品“吃不坏肚子”,这点使很多消费者放弃了维权。

    表面看不维权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无需干预;但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消费者看到这些问题而不维权的一个原因在于不清楚这些也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有很多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后搞不清向谁维权。例如,如今食品包装越来越花哨,标签越来越多样,认证标志、许可标志、评比奖项证明比比皆是。它们在帮助消费者挑选称心食品的同时,也可能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你知道“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是有期限限制的吗?你知道“QS”标志下的代码是表示产品类别以防止被其他企业冒用的吗?看似周到的设计消费者未必理解得了,要发现其中猫腻更属不易。而在发现问题后,将问题按照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宣传行为区分开来,选准投诉对象,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做到的事。

    以上情况并非不能改变:标签、包装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可以请专业机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违规使用现象,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这些标志引导消费的作用;投诉方面的问题,可以将现有的投诉渠道梳理整合,“食品投诉”一口受理,各行政部门作为后台支撑分别行动,避免消费者找不到方向……此外,有关食品选购知识和维权法律法规的宣传范围也可更广一点、频率更高一点,帮助消费者辨别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维权意识。

    留样不易举证太难

    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报告还显示,绝大多数市民觉得为食品安全维权太麻烦。麻烦在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举证困难。

    一方面,食品作为易耗品的特性阻碍了消费者维权的步伐。有位读者曾向记者投诉称,他购买了一只白斩鸡与家人分享,谁知饭后全家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腹泻症状,怀疑是由白斩鸡引起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