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种粮人买粮吃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1/3/11 13:57:39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在2011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任正隆教授,大声疾呼理顺粮食市场价格机制,解决粮食价格倒挂问题。他认为,现在的粮食价格远低于生产成本,粮食价格倒挂将导致“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受阻。

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手有余粮心不慌,即使今年开春遇上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老家的伯伯叔叔们也很淡定——家里的存粮足够吃上几年了。

    农民多存粮而很少卖粮,倒不是因为有忧患意思,想留着粮食预备灾年,而是因为粮价太便宜了。现如今,种子涨价,化肥涨价,农药涨价,粮食种植成本大大提高,而粮食收购价格却一直增长缓慢。就拿小麦来说,2008年国家规定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白麦每市斤0.77元,红麦、混合麦每市斤0.72元;200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白麦每市斤0.87元,红麦、混合麦每市斤0.83元;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白麦每市斤0.90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0.86元。

    从数据上看,粮食最低收购价每年都在提高,但是这种“按分计毛”式的涨幅远远跟不上生产成本的上涨。一瓶农药一涨就是几毛,几块,一袋化肥一涨就是几块,甚至十几块,灌溉、运输用的柴油一年也要涨好几次,一年忙到头,挣的其实就是个辛苦钱。

    于是,大多农民开始弃粮种菜,种水果。家乡的一些村庄,现在地里种的几乎全是果树,米面油肉全和城里人一样花钱去买,那些留出块地种粮的也不是为了卖粮换钱,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欣喜之余,隐忧随之而来: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随市场波动,连年高涨,而粮食价格长期倒挂,如果这种局面无法改变,弃粮种果树种蔬菜的趋势将愈演愈烈,到那时我们的粮食可真就不“安全”了。

    对此,任正隆代表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其一,让粮价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其二,直接由国家拿钱补贴种粮人,提高种粮的积极性。两种方案看似不同,其实是殊途同归,那就是让粮价恢复到正常水平,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

    展望“十二五”,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长期倒挂的粮价就像一座悬挂在粮食安全头顶的一座警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了。期待任正隆代表的提议能够引起政府及与会代表的重视,早日搬掉农业现代化路上这块拦路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